就在刚刚! 印度开始着急了! 最厉害的还是我们祖国! 中国暂停进口日本的水产品后,印度听到跃跃欲试,想进军中国市场。中国对进口的水产品检测严格,曾经检测出印度的虾有违禁物质直接给退运了。 说到印度想抢中国市场的心思,其实早有预谋!大家可能不知道,2024年印度水产总产量都冲到92.9万吨了,全球出口排第六,光是虾类就占了出口的四成,早就把中国当成重点目标。为了能进来,印度80%的虾农都转养黑虎虾,还专门升级了零下70度的冷链,就是想符合咱们的新鲜度要求,这份上心看着挺足吧?可别以为就一次退运那么简单,印度水产的质量问题早就有案可查。2022年3月,海关总署就从印度15批次冻带鱼、9批次冻南美白虾的包装甚至集装箱内壁,检出了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直接暂停了17家企业的进口申报,最长的停了14周,这可不是小问题啊!还有两家印度企业,要么不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防疫指南,要么不配合中方的视频检查,2022年9月起就被暂停进口申报了,这些都是海关总署公开的信息,一点没掺假。 印度这次这么着急,说白了是自家出口压力太大。之前美国是它最大买家,占了三分之一的份额,可2024年10月对美出口同比下降近9%,损失好几亿美元,企业库存堆得像山,现金流都快断了。中国暂停日本水产品后,千亿海鲜市场空了出来,印度不到24小时就递出合作方案,水产出口商的股价直接飙升11个百分点,这反应速度也是没谁了。可问题是,想进中国市场哪能只靠热情?咱们国家早就有明确的规定,水产养殖用药得符合《无公害食品渔药使用准则》,饲料也得达标,进口产品更是要过五关斩六将,违禁物质那是零容忍。之前检测出印度虾里有违禁物,退运都是按规矩来,这事儿真不是咱们苛刻,毕竟是要端上老百姓餐桌的东西,安全能马虎吗? 可能有人会拿日本的情况对比,其实两者完全不一样。日本是没兑现技术材料承诺,还在台湾问题上挑衅,咱们暂停进口既是维护食品安全,也是反击不当言论,外交部毛宁都明说了,这种情况下日本水产品就算进来也没市场。而印度呢,是自身质量和监管没跟上,明明政府也搞了遗传改良、虾类保险这些国家级项目,可落实到企业层面还是出问题,这说明光有政策支持不够,执行和监管得跟得上才行。咱们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海鲜进口市场,2024年进口额还有84.76亿美元,从来不怕没替代来源,厄瓜多尔的白虾、俄罗斯的帝王蟹、越南的活蟹早就补位了,印度想分一杯羹,首先得把质量这道关真正守住。 这事儿其实也给所有想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家提了个醒:中国市场大、机遇多,但门槛从来都不低,安全和诚信是底线。咱们不是要故意卡谁,而是对14亿人的健康负责,不管哪个国家,只要产品达标、守规矩,咱们都欢迎;可要是想抱着侥幸心理,用不合格的产品蒙混过关,那肯定行不通。印度要是真能吸取之前的教训,把养殖、加工、检测的每个环节都做扎实,说不定真能在咱们市场站稳脚跟;可要是还只想着蹭风口、补漏洞,恐怕还是会栽跟头。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俊芹早婕
依我看有关吃的和日用品等从印度进口的事就不可能!来了也没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