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主席郑丽文11月20日在一场“抗日讲座”上叫嚣,“国民党要成为台海和平的守

律便利小店 2025-11-21 12:22:04

国民党主席郑丽文11月20日在一场“抗日讲座”上叫嚣,“国民党要成为台海和平的守护者、缔造者,不允许任何战争发生在台海,这是国民党坚定、庄严的誓言跟努力,‘台湾没事、日本没事、世界没事’。”   20日下午,台北市的“中华战略学会”会议厅里坐得满满当当,一场以纪念抗日先烈丘念台为主题的讲座上,刚上任不久的国民党主席郑丽文攥着话筒,声音透着股斩钉截铁的劲儿,把这句和平宣言砸在了现场百余位听众心上。   郑丽文在这个场合的发言并非随口一说。她是在一个纪念抗日先烈的场合下,选择高调表态要守护台海和平,显然是有意为之。 这样的场合本身就带有强烈的历史象征意义,从抗战记忆跳转到当今台海局势,其实是一种政治话语的延伸打法。她拿捏得挺准:用历史正当性为当下的立场背书。 这种操作方式,在岛内政坛也并不罕见,尤其是选举临近或政党换届后,新任领导人往往需要通过公开场合快速定调,表明立场。 国民党这几年其实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新定位。过去那种对“中华民国”的强调在选民中逐渐边缘化,尤其是年轻人更关注现实利益和安全议题,国民党必须找到新的话术来拉近距离。 和平牌就成了他们眼下最容易操作的方向。尤其是在民进党政府不断靠拢美国,推进“去中国化”的过程中,国民党更想把自己打造成“理性、稳重、和平”的代言人。 这种自我定位,看似温和中立,实则是想在高压对抗的两岸氛围中抢回一些政治发言权。郑丽文这次不仅讲了“台湾没事”,还顺势拉上了“日本没事、世界没事”。 这句话表面听起来像是好话,其实蕴含不少复杂信息。一方面,国民党长期以来跟日本在历史记忆上的矛盾并未完全解冻,抗日讲座本来就是强调民族记忆的场合。 但另一方面,如今的地缘政治现实又让日本成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盟友,频繁在台湾问题上表态。郑丽文用这种方式表达“日本没事”。 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向日本释放一个“国民党不冲突但也不附和”的复杂信号。更有意思的是,她把这个声明打造成一种“誓言”,甚至用了“庄严”这个词。 这并非语言上的随意发挥,而是一次有意识的政治包装。在当前台海局势紧张、军事演习频繁的背景下,岛内民众其实普遍焦虑。 民进党政府近年的“倚美抗中”策略虽然在部分选民中有市场,但也让不少人担心战争风险。国民党明显是瞄准了这部分人群,试图用“我们反战、保和平”的形象来稳住人心。 不过,现实问题比口号复杂得多。国民党说要守护和平,但要怎么守?靠什么守?在国际格局发生剧烈变化的当下,岛内任何政党都无法单靠“说漂亮话”来换取真正的安全感。 尤其是最近中美竞争愈演愈烈,台海问题已经不只是岛内事务,而是被卷入整个地区安全结构中。郑丽文的表态,在这一层面上,其实更像是一种姿态而非策略。 如果把镜头拉远一点看,会发现类似的“和平呼声”在亚洲并不罕见。比如韩国和朝鲜之间,几十年间也不乏类似声音,但真正起作用的,往往不是单边的善意。 而是双方在力量对比和外部博弈下的现实妥协。国民党如果真的想推动台海和平,不是说几句“我们不打仗”就够了,而是要拿出具体的政策设想和沟通方案。 否则,这种和平誓言,很容易就沦为选举前的政治语录。从现实操作层面来看,郑丽文的发言也许更多是一次形象工程。她刚刚担任党主席,需要塑造一个与前任不同的形象。 既要延续国民党传统的“反对台独”基调,又要避免被贴上“亲中”标签。于是,她选择在抗日讲座上强调“和平”,既能唤起岛内部分人对历史的共鸣。 又能借题发挥,打出一张不容易被攻击的“和平牌”。这种策略在岛内政坛其实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操作方式。 但政治安全并不等于战略有效。当今的台海局势,已经不是单靠模糊话术就能糊弄过去的阶段。无论是大陆的统一目标,还是美国在台海的战略布局,都在不断加速推进。 国民党如果真的要成为“缔造和平的人”,必须正面回应这些现实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宣言层面。否则,说再多“台湾没事”,也挡不住局势的变化。 所以,郑丽文的这番话听起来气势十足,但也暴露出国民党在当下的某种尴尬:既想表达立场,又怕被扣帽子;既想争取话语权,又缺乏具体路径。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选择用一场讲座、几句口号,来试图塑造和平形象,但这条路到底能不能走通,还得看后续有没有真正拿得出手的行动。 否则,台海局势只会继续被动前行,谁也无法靠几句话让“世界没事”。

0 阅读:0
律便利小店

律便利小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