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副总统JD 万斯今天(北京时间11月21日)谈论俄乌关系:“你们为什么不停止互相残杀,开始互相交易呢?为什么他们不进行一些商业往来,在两国之间旅行,进行一些文化交流呢?” 俄军导弹这会儿正砸向哈尔科夫的居民楼,万斯倒惦记起两国商人握手言欢。基辅地铁站里挤满躲空袭的妇女儿童,他们连明天能不能活着都是未知数,哪有心思想着去莫斯科旅游?这位副总统怕是忘了,俄乌边境早被坦克碾得支离破碎,不是摆张谈判桌就能瞬间愈合的。 他这话表面呼吁和平,实则把侵略者和受害者硬搅和成一锅粥。就像劝家暴受害者别离婚:“反正都住同一屋檐下,不如一起包饺子?”可炮火连天中谈商贸,根本是让乌克兰割地赔笑。马里乌波尔剧院废墟里还埋着冤魂,俄军却用乌克兰粮食换军火,这买卖能做吗? 看看现实多讽刺:俄军正用伊朗无人机追杀乌克兰平民,万斯却幻想两国艺术家同台演出。北溪管道炸裂的伤疤还在波罗的海底渗油,他倒盘算起重建后的油气交易。这种脱离现实的调调,活像在殡仪馆里办联欢会。 其实美国政客突然关心俄乌“联谊”,背后藏着算盘声。中期选举迫在眉睫,选民们早看腻了军援账单上的天文数字。万斯团队最新民调显示,摇摆州民众最烦“战争通胀”,这才急着给冲突找条软着陆的捷径。可这条捷径,分明要乌克兰踩着国土沦陷区往前走。 莫斯科倒是对提议心领神会。克里姆林宫发言人立刻接话,说“始终敞开人文交流大门”——可不嘛,占领区教堂正被改成东正教分院,马里乌波尔学校强制推行俄语课,这种“文化交流”根本是吞并的包装纸。俄油商偷笑着数钞票,毕竟国际油价又涨了三个点。 最惨的还是乌克兰老百姓。第聂伯罗主妇冒着炮火排队领救济面包,耳边飘来美国政客“商贸旅行”的提议,手里土豆瞬间重得拎不动。万斯这话传到巴赫穆特战壕,士兵咬着止血带苦笑:“让俄国佬先滚出我家地窖,再谈什么双边贸易!” 欧洲盟友被这话噎得直咳嗽。柏林方面刚拨完二十亿军援,听说“停止互相残杀”差点呛着咖啡。法国外交部私下吐槽:“白宫换人如换刀,可也不能用美工刀拆导弹啊!”波兰边防军望着源源不断的乌克兰难民直摇头——这些妇孺的丈夫正浴血奋战,难道要他们和毁掉家园的凶手称兄道弟? 其实俄乌之间何尝没有过蜜月期?2014年前两国免签畅通,哈尔科夫大学生周末常逛红场,如今这些记忆全碎在坦克履带下。但重建信任不是强行拉郎配,得先从停火撤军开始。就像医生不能逼着手术台伤员跳交谊舞,总得先取出子弹缝合伤口。 万斯团队或许觉得这是个一石二鸟的妙计:既安抚国内反战声音,又给俄罗斯递台阶。但他们选择性忽略了两件事——乌克兰人殉国者的血还没干,莫斯科的帝国野心依旧滚烫。当遇难儿童照片铺满推特时,谈“商业往来”简直像在葬礼上推销游艇。 真正该推动的不是什么虚假联谊,而是让侵略者滚回老家。黑海粮食通道外徘徊的俄军战舰还没撤,万斯倒惦记起俄乌合拍电影?不如先让莫斯科把抢走的乌克兰孩子还回来,再把战犯送上国际法庭,这些实事比千万句漂亮话都珍贵。 眼下最讽刺的莫过于,提议“文化交流”的华盛顿,自己正对俄罗斯原油暗送秋波。印度炼油厂把俄油加工成柴油转卖欧美,白宫装看不见;欧洲某国偷偷用哈萨克斯坦标签进口俄气,万斯团队选择性失明——原来所谓“停止互相残杀”,不妨碍某些人继续发战争财。 所以别怪泽连斯基办公室反应激烈,总统顾问直接怼“建议万斯先学历史”。当美国政客在安全办公室里嚼着三明治高谈阔论时,乌克兰教师正用身体护住课本里的普希金诗篇——那些曾被两国人民共同传颂的句子,如今读来满纸都是血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