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越来越明显了,国货东航南航等扎堆发声,直接免费退改机票!50万张赴日机票取消后,日本终于意识到不对劲了。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 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航司们这几天怕是忙到怀疑人生。前脚还在为年底旺季做准备,后脚就迎来了一波前所未有的“集体刹车”,从上周六开始,飞往日本的机票像被按了撤回键,一张张地退,短短几天就累积了约五十万张,有人算了一笔账:被取消的量占到原本赴日预定总量的三分之一,日本那边等消息等到心慌慌,等数据等到直冒冷汗。 野村综合研究所的预测也毫不客气,直接给出一个让人胃疼的数字,中国游客若不来,日本GDP可能要少掉0.36%,别看这数字不起眼,要知道日本今年本来就只盼着0.6%的微弱增长,被削掉一半以上,对一个靠“观光立国”续命的国家来说,就是一记闷棍。 更现实的是今年前九个月进日本的外国游客里,每五个人就有一个来自中国,换句话说,东京街头卖章鱼烧的大叔、北海道滑雪场的教练,还有大阪心斋桥的药妆店店员,哪一个不指望着中国游客来撑场面?结果这下主力客群集体不去,日本旅游业瞬间透心凉。 国人这波“不去了”,情绪和理性一起发力,日本最近那些操作确实扎了大家的心,多少人是看着新闻憋了一肚子气,心说花钱还得受气?不必了。 而另一拨人则是突然像被点醒了一样:咱们中国这么大,风景好得挑不过来,吃喝玩乐样样齐全,文旅部都亲自提醒注意安全了,那还跑去个弹丸小岛挤什么挤? 最典型的就是滑雪这件事,过去“北海道粉雪”三个字带着滤镜,仿佛只要人在雪里摔一跤都能摔出高级感,可当国人回头一看,才发现黄金纬度40到45度的雪带就在自己家门口,崇礼、长白山、阿勒泰,一处比一处更能打,雪场大、配套齐、服务好,关键是花同样的钱,在国内滑一周,在国外可能住不了几天。 最近各个平台的数据也非常诚实,“崇礼滑雪”搜索量涨得跟坐火箭似的,比去年同期高了快两倍,飞往乌鲁木齐、哈尔滨、北京这些城市的航线也跟着火了起来,尤其是那些升级了会员体系的本地平台,连滑雪场都有单独的会员休息室,看着就比国外更“自家人”。 等真正体验过国内雪场的人回来分享,一个个说得眉飞色舞:“这雪质,这价格,这服务,日本爱来不来吧!”这种发自体验的认可,比任何宣传都更有力量。 日本旅游业未来最怕的,不是这一季的冷清,而是中国游客一旦习惯了国内的美景与体验,被彻底抢走的不是人,而是心,消费习惯最怕就是“回不去”,曾经觉得“出国才像度假”,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国内玩得更舒服”。心态一变,市场就要变。 更深层的变化,是国人看世界的方式在变,过去热衷折腾十几个小时飞去国外看风景,现在开始问自己:花同样的钱,是否能在国内享受更轻松、更多样的体验?答案显而易见,尤其是近年来国内旅游供应链的升级,从小城的烟火气到大景区的运营能力,都让人越来越踏实。 同时,大家的情绪认同感也在增强,旅游不再只是“晒个照”,而是一种态度、一种选择。你对我客不客气,我就对你买不买账。日本这几年的各种举动,让不少中国游客意识到,花钱不该花在让自己不舒坦的地方。 当然日本那边也未必立刻陷入崩溃,但真正危险的是,那些曾在北海道打卡的年轻人,在未来的寒假里可能会跑去新疆踏粉雪;那些东京购物狂欢的中年旅客,也许会转头去海南晒太阳,行为一旦改变恢复就难了。 中国游客这几年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自信,不再执着于“去国外证明自己”,而是开始认真挑选哪儿才是最值得消费的地方,中国的山海雪原走得越多,越会发现,好风景就在身边,好体验就在国内。 未来的旅游市场,也许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不是谁更会营销,而是谁更懂中国游客的心,现在这颗心正在慢慢往自己的国家靠拢。 这或许才是这场退票潮之后最深刻的变化。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