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希望中国能早点抛售美债?为啥他们一直不降息,因为他们很清楚,中国迟早会卖掉手里那7800亿美元的美债。市场上能接过这么大一笔美债的,恐怕只有美联储自己,所以他们一直在等这个机会。 中国这几年对美债的态度有了明显变化,从2023年起,每个月都在持续减持美元国债。到了2025年夏天,手里剩下的美债比十年前少了不少,只剩下七千多亿美元。 而美国政府,财政赤字一大堆,每天都得拿新债兑旧债,本以为这么大一笔美债要被抛售,市场会炸锅,可是华盛顿和华尔街却一点都不慌,这种平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玄机。 美联储其实不是没看在眼里,而是压根早就想好了对策。他们敢死死守着高利率,不是嫌钱太多,而是想着用高收益把全球资本吸进来,帮忙暂时顶住美债市场。 等到中国真有一天一下子甩手大卖,美联储就能直接进场买下来,到时候再名正言顺地开印钞机,给自己来一波资产表扩张,既能救市也能继续主导全球金融。 可这算盘打得太响,结果就是高利率把美国本土经济先逼到了墙角,企业融资难,投资项目放慢,政府本身要还的利息也越来越多,压力巨大。 而中国这边的操作就显得特别有章法,并不是慌乱抛售,而是慢慢腾挪,把美债的仓位一点点放出来,然后把资金灵活分散到黄金、新兴市场,还有欧洲的优质债券里,这就像炉火慢烤一样变着花样地降低风险。 让人意外的是,中国的外汇储备不降反升,黄金储备也一步步增加,这说明资金流向很稳妥,整个过程市场接得住,没有激起任何波澜。美联储原本盼着有大风暴,这下连一点浪花都没见着,中国的动作反倒让美债市场更加平静。 与此同时,中国还借着减持美债,悄悄推动人民币的全球化进程。沙特公司在上海开人民币债券,石油贸易也开始试水人民币结算,这些小动作其实正在撼动美元的根基。 一旦全球更多贸易转向人民币结算,美元的信用和地位会慢慢松动,到时候美国哪怕再次发债,也没法像以前那么轻松搞定低成本融资。 美联储这套计划看起来高明,其实是自我设套。他们“等着中国捣乱”,结果中国一直不急躁,反而是美国自己被高利率给困住了。 中国手里的美债风险有效分散,储备结构更安全,人民币的影响力也在一点点提升。美国还想当金融霸主,可全球金融格局已经悄然转变。 只有那些懂得稳住阵脚、敢于逐步布局的国家,才能在全球风险加大的环境下掌握主动。中美之间的金融对抗,已经变成一场谁耐得住性子的拉锯战,看似毫无声响,实际每一步都在推动世界多极化的新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