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印度正式宣布了! 11月21日,印度商工部突然宣布对中国聚酯变形

穆顺用沙场秋点兵 2025-11-21 23:15:02

快讯!快讯! 印度正式宣布了! 11月21日,印度商工部突然宣布对中国聚酯变形纱启动反倾销调查,距其撤销14类化工产品BIS认证仅过去9天,政策反转令人始料未及。 这才几天啊?11月12号刚把14类中国化工品踢出BIS强制认证清单,大家还以为印度这是要松口子,结果11月21号立马给聚酯变形纱捅一刀,速度快得跟变脸似的。很多人还没从上一次“惊喜”里缓过神来,这边又来一记反倾销大棒,属实让人摸不着头脑。聚酯变形纱这东西听着高大上,其实就是做衣服、窗帘、汽车内饰的那种化纤纱,中国产能全球第一,性价比也高,印度本地纺织厂自己用也用不完,还得靠进口。 结果现在一查,印度商工部说中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在印度卖,伤了他们本土企业。这话听起来耳熟不耳熟?跟当年欧盟、美国说中国光伏倾销一个调调。说白了,印度这套操作已经不是第一次。 2020年边境冲突之后,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限制就没停过,从取消中国手机App,到限制中国企业在印投资,再到今天这此起彼伏的反倾销、反补贴、BIS认证,套路都快用烂了。每次理由都冠冕堂皇:国家安全、保护本土产业、反倾销调查,可实际上呢?很多时候就是情绪化贸易保护主义一上来,先把枪口对准中国再说。更离谱的是,时间点卡得太精准。 刚把14类化工品从BIS清单里拿掉,市场刚有点盼头,马上又给纺织纱线来一记重拳,这不是明摆着告诉你“我可以随时翻脸”吗?这种朝令夕改的政策环境,谁还敢放心大胆地跟印度做生意?中国企业前脚刚调整供应链、准备加大对印出口,后脚就被一棒子打晕,试问谁受得了? 有人说印度这是学美国,想把中国供应链挤出去,给自己本土制造腾地方。可印度本土的聚酯纱产能根本跟不上,成本还高,一旦中国货被加税或者被限制,受伤最重的其实是印度下游的纺织厂和服装出口商。原料价格一涨,印度自己的成衣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立马下降,最后还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还有人替印度辩护,说这是WTO规则允许的反倾销调查,程序合法。 行,程序合法我认,但你总得拿出真凭实据吧?中国聚酯纱出口印度的价格,真的是“倾销”吗?全球原材料、能源价格这几年涨成什么样了,人民币对卢比还升值了不少,中国企业利润都被压缩得快喘不过气,哪还有空间去搞“低于成本卖”?印度自己调查数据都还没出来,就急吼吼地立案,这不就是先入为主、带着有色眼镜找茬吗? 说到底,印度现在的心态很矛盾。一方面想吸引全球制造业转移,喊着“来印度投资吧”,另一方面又对中国商品和中国资本各种设障。结果呢?真金白银敢来印度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少,大家都去看越南、印尼、墨西哥了。 印度这几年外资流入增速确实不如东南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策稳定性太差,谁都不想把钱扔进一个随时可能翻脸的市场。对中国来说,这种反复无常的贸易摩擦其实早就见怪不怪。被印度折腾几次,大家也学聪明了:该分散供应链的分散,该找替代市场的找替代市场,反正全球就这么大,少了印度这个市场,中国企业照样活得滋润。 反而是印度自己,纺织服装是它的支柱出口产业之一,现在原料端自己作死,到头来只能看着孟加拉国、越南把订单越抢越多。这事放到更大的格局里看,不过是近年来“去中国化”小动作里最新的一出戏码。印度想借机卡中国脖子,但卡来卡去,最疼的还是自己。真要保护本土产业,踏踏实实把电力、物流、劳动力技能搞上去,比整天玩贸易壁垒有用一万倍。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中企印度 印度报复性关税 印度企业 印度商品关税 印度反倾销调查 印度反倾销税 印度出口限制

0 阅读:3
穆顺用沙场秋点兵

穆顺用沙场秋点兵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