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岳谦教授批评黄循财时,引用了孔子两千多年前的话——“乡愿,德之贼也”!简单来讲,就是这位总理扮演“和事佬”角色,看似人缘颇佳,实则在破坏规矩! 您或许会疑惑,“乡愿”究竟是什么意思?孔子早有阐释,指的是没有是非观念的老好人。(杨伯峻将其翻译为“没真是非的好好先生”,钱穆的表述更为犀利:“一乡都不得罪的,是品德败类”)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如同小区里调解邻里纠纷的人:张家称李家霸占车位,李家指责张家污蔑,他两边劝说“都冷静点”“各退一步”,结果两个月后双方吵得更凶——问题并未解决,他反倒落得个“脾气好”的名声。 黄循财近来在中日之间的表现,就有几分这样的意味。日本排放核污水,他夸赞对方“为地区安全做贡献”;中国抗议核污水带来的影响,他又表示“重视中方关切”“愿沟通”。听起来似乎滴水不漏,可关键问题呢?在应当明确反对核污水危害时不够强硬,在应当支持中国合理诉求时却无声无息。 有人说外交需要平衡,可外交并非和稀泥!我们普通人都明白:朋友被欺负,你劝“他也不容易”,远不如说“这事儿他过分了”有效。在国际上同样如此,模棱两可的“老好人”,只会让蛮横的国家更加嚣张——反正闹大了有人帮忙收场。 新加坡是东盟的核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倘若总是效仿这种“乡愿”做派,小国在大国博弈中极易成为棋子。赖教授这番批评,针对的并非个人,而是这种毫无原则的处事方式。 您认为,在国际舞台上充当“和事佬”,是明智之举还是失职表现?欢迎在评论区交流探讨! (信息综合自央视新闻、环球时报对中日关系及新加坡外交立场的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