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中日和好?高市刚软化态度,美国的两次出招,已拿捏日本软肋中日之间的外交争端不断升级,眼看中方正作出越来越多实质性制裁措施,高市不得不开始软化态度,表示“同中方发展战略互换关系的想法没有改变”。可话音刚落,美国人就在24小时内密集发声,显然是成功拿捏了中日之间症结问题。美国驻日大使与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都先后表示,美日同盟关系依然坚不可摧,美国将捍卫包括“钓鱼岛权益”在内的日本主权。美国人早不说晚不说,偏偏等到高市有所软化态度时,才拿钓鱼岛一事做文章,其背后意图已经充分暴露。原本,中日之间只是外交争端在逐渐蔓延到经贸领域。可要说主权之争,至少目前是局限于说辞与讨论之中,中国海警的确在钓鱼岛执行了巡航任务,可这事也不值得大惊小怪。日本除抗议之外,基本上也没打算有实质挑起争端的动作。日本很清楚在当前的政治氛围中,胆敢有实质性挑衅,那么中方必将用行动来回应,若局势真发展到这一步,那才是不可收拾。首先,中国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一事并非是夸大其词,而是正准备以实质性动作全面打响。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进口国家,而日本兑美元汇率突破新低,大幅贬值之下,日本的进口成本节节攀升,而相应虽有利于出口,但美国作为日本最大出口市场,如今也有了15%的基准关税与一些特别行业的附加税率。一旦中方下定决心对日进行反制,尤其是稀土等产业精准拿捏七寸,日本将面临两头堵的尴尬处境,而考虑到日本国内本就处于高通胀、人口老龄化等经济社会结构问题,高市恐怕难以长期稳定自己的政治根基。那么对于中国而言,能在经济领域解决的纷争,的确没必要上升到军事冲突。不管是人民日报、新华社,还是中国军号、各大战区的公告,都表示出积极备战,但不轻易开战、不主动挑起战争的根本态度。其次,日本虽然表现出军国主义复苏的迹象,但更大程度是出于内部的政治目的,而非要对外寻求侵略战争。眼下情况与上个世纪大有不同,周边国家内,日本没一个能招惹得起,野心依旧在,但被阉割的现状没有改变,主动发起侵略就是自寻死路。况且,日本政治精英们应该很清楚,什么样的行为将被定义为“侵略”,至少对于中国而言,自卫队等武装力量有组织地出现在钓鱼岛或台海,那么中方就必将迎头痛击。在中国眼中,军事力量的对比层级中,只有一个排得上号的对手,那就是美国。那么连美国都不敢明确表示介入台海战争,高市的暗示就是在给自卫队与军国主义自掘坟墓。而且钓鱼岛问题上,只要美国将其纳入日本主权范围之内,是否意味着中国要武力解决钓鱼岛争端,将让美国下场作战?这是一个预留的伏笔,对日本极右翼而言也算是“求锤得锤”,但这一切真是日本想要的吗?高市政府想保持同中国之间“政冷经热”的关系,可若钓鱼岛问题不断升级,中日之间将再无这种关系可言,那么哪怕美国牺牲掉一部分的军事力量,但日本将再无自由与回寰的空间可言。这意味着日本将一点点被美国用产业链吸血,5500亿美元的框架投资协议,将是“吸血”的开端,这一个陷阱,日本要不要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