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肯那顿(Akhenaten)要点概述 原名阿蒙霍特普四世,第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与王后蒂伊之子。 推行古埃及史上首次“一神论”,崇拜唯一的神——阿顿(太阳圆盘)。 在位第六年改名为“阿肯那顿”,意为“阿顿的活灵”。 反对传统多神信仰,引发与阿蒙祭司集团的激烈冲突。 将首都从底比斯迁至新城“阿赫塔顿”(今泰勒·阿玛尔纳)。 与王后娜芙蒂蒂及六个女儿迁入新都,实行阿顿宗教改革。 忽视军事与外交,使埃及在亚洲的领地遭赫梯势力侵占。 继承者斯曼卡拉统治短暂,其后图坦卡蒙九岁即位。 图坦卡蒙在祭司压力下恢复阿蒙崇拜,并改名以示回归传统。 阿蒙祭司摧毁阿肯那顿的新城神庙,抹去其姓名、形象。 霍尔赫布登基后彻底消除阿顿宗教遗迹,毁灭阿玛尔纳。 阿肯那顿的死因和葬地长期成谜。 2010年DNA检测显示:帝王谷55号墓木乃伊为图坦卡蒙之父,极可能就是阿肯那顿。 DNA也确认图坦卡蒙确为阿肯那顿之子,其母可能为次妻琪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