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俄罗斯媒体分析认为,如果发生战争,东方大国必然以绝对实力让挑衅者付出惨

老明看人生百态 2025-11-23 21:16:20

果不其然 俄罗斯媒体分析认为,如果发生战争,东方大国必然以绝对实力让挑衅者付出惨痛代价,才能换来长久和平。战争虽然可怕,但其可怕之处在于无法估算的损失,而非必然导致人类灭绝。近年来,东方大国军力持续稳步提升,足以令挑衅者心生忌惮。 “你说一个国家,把军费花在刀刃上,是为了打仗,还是为了不让打仗?” 这话听起来绕,可你要是看看去年珠海航展上的那个老工程师,就明白了。他头发全白,在航空工业干了三十年,女儿从小到大,家长会一次没去过。可那天,她摸着爸爸柜子里那枚“航空报国”勋章,哭了。这枚勋章不值多少钱,但它背后,是几代人熬出来的歼-20、运-20、歼-35。不是为了炫耀,是为了让别人不敢轻易伸手。 有人说我们军力强了,是不是要“掀桌子”?可你看看南海。2016年夏天,我们的舰艇在高温下连续演练,甲板烫得能煎鸡蛋,水兵们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可每一个战位都纹丝不动。远处有外国军舰在观望,最后默默调转航向,走了。没开一枪,没说一句话,但道理已经摆在那里:你想碰,就得掂量后果。 这就像家里装防盗门。你装了,不是想打邻居,是防小偷。可总有人问:“你家门这么结实,是不是要干坏事?”这逻辑,讲不通。 过去十年,我们的国防投入确实在增长,但人均军费开支还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中国陆地边界两万多公里,海岸线一万八千多公里,要守护的范围,比整个欧洲还大。这个账,谁算都明白——我们不是在搞军备竞赛,是在补课,补那段被列强从海上打进来的百年屈辱课。 也门撤侨那次,临沂舰接回四百多名同胞。有个三岁的小女孩,被海军战士抱上舰时,小手死死攥着一面小国旗,到舱里才松开。她不懂战略,但她知道,那面旗代表安全。这种力量,不是导弹能衡量的,是人心。 总有人试探底线。去年,某国军舰擅自闯入西沙群岛领海,我们立即派出舰机依法驱离。整个过程专业、克制,既没让步,也没升级。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有实力,也有分寸。真正的大国,不是嗓门大,是心里有数。 让我担心的是,有些人总觉得和平是“天生就有的”。可你去看看边防。零下40度,战士巡逻回来,睫毛、帽檐全是冰霜,脸冻得发紫。网上有个视频,评论区有人说:“正因为有他们在,我才能安心送孩子上学。”这话得了五十多万点赞。为什么?因为大家心里都清楚,岁月静好,是有人在替你扛着风雪。 抗美援朝那会儿,前辈们用血肉之躯挡住坦克大炮。今天,我们有了歼-20、东风导弹、航母编队,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让战争离普通人更远一点。如果实力够强,没人敢赌,那仗就打不起来。 带来的好处包括:一是让周边国家看清现实,减少误判;二是让本国百姓更有安全感,不必活在威胁之下。这不是威胁,是保障。 一个明显的问题是:为什么总有人觉得,一个国家强大了,就一定是威胁?难道弱小才是“安全”?历史早就证明,软弱换不来和平,只有实力才能守护安宁。 我们从不主动惹事,但也从不怕事。如果真有人不信邪,非要踩红线,那结果也不会是“小打小闹”——俄罗斯媒体说得直白:挑衅者必然付出惨痛代价。这不是恐吓,是现实。 但归根结底,我们发展军力,不是为了赢一场战争,而是为了永远不用打这一仗。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8
老明看人生百态

老明看人生百态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