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吓人了!”西藏昌都,一牧民正准备睡觉,突然听到羊圈传来一阵骚动,他急忙打着手

鸿鹄浮歌 2025-11-25 11:43:06

“太吓人了!”西藏昌都,一牧民正准备睡觉,突然听到羊圈传来一阵骚动,他急忙打着手电查看情况,只见一头雪豹出现在羊圈里,咬死了4只羊!由于担心自己被咬伤,牧民并不敢上前驱赶,损失约2000元。网友:有没有人报销? 据新京报11月24日报道,事情发生在两天前,牧民一家人忙碌了一天,正准备上床睡觉,就听见了羊群惊恐的惨叫声。 牧民意识到事情不对,抄起手电筒就往外冲,当手电筒的光束照进羊圈时,眼前的景象让他瞬间僵在原地。 只见一头浑身布满黑色斑点的雪豹,正威风凛凛地站在羊圈正中间,它的脚下,横七竖八地躺着四只已经断了气的羊,脖颈处的伤口还在往外渗着血。 牧民和家人吓得不敢出声,只能远远地躲在屋子门口,心惊胆战地看着这个不速之客。 这只雪豹,其实牧民前一天就见过了,当时他在山上放羊,远远看见一个矫健的身影在岩石间闪过,凭着多年在高原生活的经验,他一眼就认出那是雪豹,当地人称之为“雪山之王”。 当时雪豹离得远,只是瞥了一眼羊群,就消失在了山林深处,牧民压根没想到,仅仅过了一天,这个“雪山之王”竟然会摸到自己家里来。 它在死去的羊身边来回踱步,似乎在确认自己的战果,牧民心里又急又怕,那四只被咬死的羊,可都是他家最肥壮的公羊,每一只都快上百斤了,拿到市场上能卖不少钱,是他家小半年的指望。 可现在,他什么也做不了,雪豹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比大熊猫还金贵,打不得也伤不得,更何况,就算能打,谁又敢上去呢?那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可不是闹着玩的,万一被激怒了,后果不堪设想。 一家人就这么在寒风中站着,眼睁睁地看着雪豹在羊圈里待了十几分钟,它似乎吃饱了,也可能是觉得没有威胁了,最后不慌不忙地纵身一跃,轻松跳过一米多高的围栏,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直到雪豹的身影彻底不见了,牧民一家才敢走进羊圈,看着倒在血泊里的羊,牧民的妻子心疼得直流眼泪,这些羊都是他们一把草一把料辛辛苦苦喂大的,就这么没了。 牧民虽然也心疼,但他心里却盘算着另一件事,他知道,这几年政府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同时也为了保障牧民的利益,推出了一个叫“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的东西。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牧民就拨通了当地林业部门和保险公司的电话,把昨晚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让他没想到的是,对方的反应非常迅速,没过多久,工作人员就开车赶到了他家,又是拍照,又是核实情况,把损失登记得清清楚楚。 整个过程没让他跑一趟腿,也没让他填一堆复杂的表格,几天后,一笔两千块钱的赔偿款就直接打到了他的银行卡上,刚好弥补了他这次的全部损失。 拿到赔偿款后,牧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他对着来回访的工作人员感慨道,幸亏有这个保险,不然这损失可就得自己硬扛了。 其实,像他这样的情况,在西藏并不少见,随着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雪豹、棕熊这些以前轻易见不到的野生动物,现在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跟牧民的“亲密接触”也越来越多。 它们下山找吃的,有时候就会闯进牧民的羊圈,造成不小的损失,这事儿传到网上后,很多网友都觉得不可思议。 有人说:“这才是真正的和谐共生啊!保护了动物,也没让老百姓吃亏。” 还有人评论:“以前总听说保护动物让牧民受损失,现在看来国家政策真是越来越好了,考虑得真周到。” 确实,野生动物肇事,政府来买单,这个模式解决了困扰牧区多年的大难题,它让牧民们明白,保护野生动物并不会让自己的日子过不下去,反而是一种双赢。 这件事,表面上看是一次偶然的雪豹伤羊事件,但往深了看,它反映出的是我们国家在生态保护和民生保障之间找到的一个巧妙平衡点。 保护生态不是一句空话,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当牧民的羊被咬死,心里不再是单纯的愤怒和无奈,而是可以平静地拿起电话申请补偿时,这说明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才真正深入了人心。 因为他们知道,在他们身后,有国家政策在为他们兜底,当然,光靠事后补偿还不够,现在很多地方还在探索更主动的预防措施,比如帮助牧民修建更坚固的围栏,或者安装红外线报警器,一旦有大型动物靠近,就会发出警报。 这样既能保护牧民的财产,也能避免人与野生动物发生正面冲突,从而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雪山之王”。 信源:新京报2025-11-24——“羊入豹口”,一雪豹进羊圈咬死四只羊,目击者:雪豹吸了羊血没来得及吃肉

0 阅读:62
鸿鹄浮歌

鸿鹄浮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