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智库警示日本 澳大利亚智库向日本发出警示,把军国主义思潮扼杀在萌芽状态,

未央秘史 2025-11-25 12:36:36

澳大利亚智库警示日本 澳大利亚智库向日本发出警示,把军国主义思潮扼杀在萌芽状态,军国主义害人不浅,东南亚国家饱受摧残之苦。   高市早苗极右翼的军国主义复活,触动了澳大利亚在二战时期战俘备受日军残酷折磨的记忆。   二战时,澳大利亚本来隔着大洋想着能远离战火,没想到日军的铁蹄直接踩到了家门口。   1942 年新加坡战役,英军总司令没跟澳军商量就直接投降,1.3 万澳军瞬间成了战俘,这还只是苦难的开始。   日军在新加坡亚历山大医院里,把正在接受治疗的澳军伤员拖下床,用刺刀一个个挑死,连医护人员都没放过;巴西班让海滩上,数百名澳军被驱赶到沙丘上,以 “甄别战俘” 的名义集体扫射,尸体被直接推入海中,海水都被染成了红色。   根据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的记录,这场战役里澳军阵亡 2165 人,被俘的 1.1 万人中,近 3000 人没能活着走出战俘营,不是死于饥饿疾病,就是死于日军的随意杀戮。   更让澳大利亚人难以释怀的是那条臭名昭著的泰缅 “死亡铁路”,日军为了赶工期,强迫 6 万多盟军战俘和数十万亚洲劳工,用一年时间修完了原本计划五年的铁路,而澳军战俘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时约 1.3 万澳军战俘被强征去修铁路,在瘴气弥漫的热带丛林里,他们每天要干十几个小时的重活,吃的是掺着沙子的杂粮,生病受伤了不仅没有药品,还会被日军打骂虐待。   最终有 2800 多名澳军战俘死在这条铁路上,平均每公里路基下就埋着 250 个冤魂,这组数字至今还刻在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的墙上。   樟宜战俘营更是澳军战俘的人间地狱,这里关押过的盟军战俘中,澳大利亚战俘的死亡率高达 36%,比英美战俘都要高。   日军把这里当成劳工中转站,不断把战俘往各个苦役工地输送,没被送走的也得忍受经常性的殴打和高强度劳动,1942 年 8 月一个月就有 45 名战俘死于痢疾,而这只是死亡数字的冰山一角。   山打根战俘营的 “死亡行军” 更是惨无人道,2000 名澳军和英军战俘被日军逼着在热带丛林里走了 260 公里,一路上没吃没喝,掉队就被枪杀或刺刀捅死,最后只有 6 人活了下来,留在战俘营里的病弱者全被杀害。   整个二战期间,澳大利亚有 3 万多军人沦为日军战俘,其中三分之一没能活到战争结束,近 8000 名战俘死于日军的残酷对待,这个比例在盟军战俘中相当惊人。   而高市早苗现在的一系列操作,从大幅增加防卫费到试图放宽武器出口限制,从渲染 “中国威胁论” 到推动修改安保文件,每一步都在朝着突破战后军事束缚的方向走,这跟当年日本军国主义扩张的路径简直一模一样。   澳大利亚人可不是记性差的民族,他们在战争纪念馆里专门为那些惨死的战俘设了单独展区,照片、日记、遗物样样都在,时刻提醒着后人日军的残暴。   高市早苗大概觉得时间能冲淡一切,却忘了有些伤痛只会随着相似的危险信号变得更加清晰。   澳大利亚智库的警示,本质上就是看穿了她的军国主义野心,担心历史会重演。   毕竟当年日军就是靠着不断突破军事限制、宣扬极端民族主义,才给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亚洲和太平洋国家带来了灭顶之灾,现在有人拿着同样的剧本故技重施,经历过切肤之痛的澳大利亚,怎么可能坐视不理。

0 阅读:40

猜你喜欢

未央秘史

未央秘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