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忍的时候,中美打不起来。中国不忍的时候,中美有打起来的风险。但中国忍了你美国

虎虎聊娱乐 2025-11-25 14:50:52

中国忍的时候,中美打不起来。中国不忍的时候,中美有打起来的风险。但中国忍了你美国几十年,把中国习惯当成日本韩国了,还是把中国习惯当成法国德国了? 几十年里,中国实力不够时选择耐心积累,美国却把这份克制当成永久习惯。现在家底厚了,那份耐心还能无限吗?如果美方还用老眼光试探,中国会继续忍下去,还是历史该翻篇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中国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国防力量还在起步阶段。那时候面对外部压力,中国通过外交方式处理矛盾,争取时间加快发展。这不是软弱,而是从实际出发的务实选择。 1995年底到1996年初,台湾当局领导人访美引发两岸局势紧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相关海域进行导弹发射训练和演习。美国派出“独立”号和“尼米兹”号两个航母战斗群进入台湾附近海域。中国海军主力舰艇吨位小,防空能力弱,反舰导弹射程有限,总吨位加起来比不上对方一艘航母。那时只能保持警戒,通过外交渠道表达立场。 1999年5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轰炸南联盟期间,用B-2轰炸机投下精确制导炸弹击中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三名中国记者邵云环、许杏虎、朱颖牺牲,二十多人受伤。中国空军当时先进战机少,探测系统落后,只能发出强烈抗议,要求彻查。 2001年4月1日,南海上空,一架美国EP-3侦察机进入中国近海空域,中国海军航空兵歼-8II战机拦截,王伟驾驶战机伴飞警告,美机突然转向导致碰撞,王伟失踪牺牲。美机未经允许降落陵水机场,机组扣留一段时间后释放,飞机拆解运回。中国海军远洋力量不足,只能维护主权,稳住局面。 这些年,中国经济总量不到美国十分之一,军费有限,工业基础还在攻关关键材料,只能优先发展经济。这种耐心源于实力差距大,为长远奠定基础。 美国看到中国多次克制,就误以为中国会像日本韩国那样,在安全上长期接受外部安排,或者像法国德国那样,在北约框架下协调行动。日本韩国驻有美军,指挥体系受影响,国防难以完全自主。法国德国虽有军力,但行动往往跟美国步调一致。中国从新中国成立那天起,就走独立自主道路,从不接受外来干涉。 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敢于同强大对手交锋,在云山战斗中重创美军精锐。那时家底薄,却靠意志取胜。后来为了集中力量建设国家,才暂时把资源转向经济。 美国把中国忍耐当成软弱,继续在台湾问题、南海事务上派舰机抵近,售卖武器,制造摩擦,以为中国会无限退让。事实是,中国克制是因为当时综合国力还在积累,而不是没骨气。美方忽略这一区别,用冷战思维看待中国,把中国当作随意施压的对象。 现在,中国国防现代化取得重大进步。海军已有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三艘航母入列,福建舰采用电磁弹射,作战能力强。055型驱逐舰吨位大,导弹射程远、精度高,东风系列导弹覆盖关键海域。空军歼-20隐身战机服役,雷达系统先进。 经济总量已超美国六成多,制造业完整,军费虽少于美国,但效率高,足以支撑区域防御体系。这些变化让中国在核心利益上,有能力采取必要措施。如果美方还抱着旧思维,在台湾问题上冒险,在南海挑事,那风险就会真来。中国几十年的耐心,不是当附庸,而是实力到位后的底气。 中国一贯坚持和平发展,不称霸,不扩张,但核心利益不容侵犯。美国应认清形势,尊重中国主权,通过平等对话管控分歧,避免误判酿成大祸。两国合作惠及人民,也有利于亚太稳定。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虎虎聊娱乐

虎虎聊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