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入常有希望了?G20集团峰会发表宣言:声称集团成员国支持联合国改革,包括支持扩大安理会的成员规模,要知道在今年9月份,时任日本首相石破茂在联合国大会的一次演讲中,就公开表示:“日本要进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联合国会议大厅的空气突然凝固——俄罗斯代表将一张照片推到发言台前,画面里,时任日本首相石破茂正低头参拜靖国神社,牌位中供奉着东条英机等14名二战甲级战犯。 全场哗然的背后,是日本精心编织的外交网络突然撕裂。为了敲开安理会的大门,日本曾划出20亿日元专款,以债务减免和技术援助为饵,在非洲、拉美国家间穿梭游说。 G20集团峰会发表的宣言似乎给了日本新的幻想——“支持联合国改革”“扩大安理会成员规模”的表述,被东京解读为“入常信号”。 当2026年防卫预算单曝光时,这种幻想更显荒诞:884.5亿美元的军费中,超六成流向远程打击武器和无人机采购,这与其反复宣扬的“和平国家”承诺,恰如冰炭同炉。 日本国内的历史教材更在悄悄改写记忆:83%的初中课本将“南京大屠杀”淡化成“南京事件”,对“慰安妇”问题仅用“相关争议”一笔带过。长野县和平纪念馆的调查显示,当地高中生里只有7%能准确说出731部队的暴行。 这种对历史的刻意失忆,直接点燃了中韩等受害国的怒火。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当场出示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白纸黑字写着“日本痛感战争责任并深刻反省”,质问“当反省沦为口号,承诺还算数吗?” 美国的立场则像一把双刃剑。表面上称日本“可成为亚洲安全支柱”,私下却在白宫备忘录里写着“警惕日本军事自主化反噬”——2025年联合国辩论中,美方代表用“发挥建设性作用”的模糊表述,暴露了将日本当棋子的算计。 为讨好华盛顿,日本在西南诸岛部署反舰导弹,与美军联合研发高超音速武器,甚至纵容政客窜访台湾、挑衅一个中国原则。这些举动不仅撕毁了《中日联合声明》的和平承诺,更让东南亚国家疑虑丛生:“这是要重走军国主义老路吗?” 中国社科院专家的评价一针见血:发展中国家期待的安理会改革,是让更多新兴经济体拥有话语权,而非让经济强国将否决权变成新的垄断工具。 当日本用金钱买选票时,中国正用另一种方式走进国际社会——在非洲援建的上千所学校传出读书声,在太平洋岛国的气象观测站监测台风路径,在联合国维和任务区,中国工程兵部队平整出的机场跑道能起降大型运输机。 联合国安理会从不是富豪的私人会所,常任理事国席位更不是用GDP堆砌的奖杯。日本政客把国际社会当游戏场:拉票不成便施压,历史被问就搪塞,美国态度摇摆就加码军费“表忠心”,活像光刷装备不练基本功的新手玩家。 八十多年前,日本军国主义用刺刀想“征服”亚洲;八十年后,日本政客又想用支票和谎言“买通”安理会。历史的轮回里,唯独不变的是对责任的逃避。 122条G20宣言条款都在指向多边主义的真谛:国际舞台的入场券,永远印着“尊重历史”“承担责任”八个字。当日本还在为入常梦纠结时,那些真正在全球治理中办实事的国家,早已手握通往责任殿堂的钥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