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该被滞留。昨天中日航班十二条线停航,一些不听劝阻的旅日游客被滞留日本机场急的团

墨忆 2025-11-26 20:23:55

活该被滞留。昨天中日航班十二条线停航,一些不听劝阻的旅日游客被滞留日本机场急的团团转,有些游客悔不当初不听劝……   这些人不是没收到提醒,国家文旅部一周前就发了谨慎出行的提示,大使馆的安全预警更是刷爆了朋友圈,连不少旅行社都主动打电话劝他们改行程,   可架不住低价机票的诱惑,架不住 “网红打卡点必须去” 的执念,更架不住那点 “哪能那么巧就赶上停航” 的赌徒心态。   在他们眼里,国家的警告就是 “小题大做”,是 “扫了兴的唠叨”,反正自己算得精,能踩着优惠的尾巴占便宜,哪会那么倒霉撞上突发状况。可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由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论,给在日中国公民安全带来重大风险,11月16日晚,国家文旅部郑重提醒游客近期避免赴日旅游,已在日人员需加强自我保护。   这份公告不仅挂在文旅部官网首页,还通过全国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弹窗、文旅公众号等渠道精准推送,覆盖了绝大多数有赴日计划的人群。   与此同时,中国驻日大使馆同步升级了安全预警,通过各种途径密集传播,甚至联合日本当地华侨团体发布了《赴日旅游安全提示》,详细列出了近期可能出现的行程变动风险。   航司和旅行社也第一时间跟进配合,国航、东航、南航均在11月17日前后发布日本航线客票处理通知,明确提出11月20日后出发的机票可免费退改,无需收取任何手续费。   多家大型旅行社更是主动出击,11月18日,国内某头部旅行社当时已有半数赴日订单被游客主动取消,总部位于日本的定制游机构也有三分之一远期订单作废,这些取消订单的游客正是看懂了预警信号。   但总有一批人把这些提醒当成“耳旁风”,当时多家在线旅游平台趁势推出“错峰特惠”,以上海-东京往返机票为例,最低报价仅999元,比旺季价格低60%以上,且标注“不可退改”,这种看似“捡便宜”的套餐精准击中了部分人的心理。   而且11月正值日本关西地区红叶季,京都清水寺、奈良公园等景点在社交平台热度居高不下,不少游客早已做好“打卡清单”,认为“错过再等一年”,把旅游计划看得比安全预警更重要。   甚至还有人觉得“国家预警只是常规提醒”“那么多人赴日,哪能刚好轮到自己赶上停航”,甚至有游客在旅游社群留言“文旅部就是小题大做,以前也喊过几次,不都没事”。   可这些人没算明白的是,文旅部的预警从来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外交局势、航班调度动态等多维度信息的综合判断,比普通人的“直觉”可靠百倍。   更关键的是,航司和旅行社已经给出了兜底方案——免费退改政策持续到11月20日,只要及时操作就不会有任何损失。但这些游客硬是拖着不改签、不退票,一门心思要赶在“风险来临前”完成行程。   等到11月25日中日12条核心航线突然停航,成田、羽田两大机场瞬间陷入混乱。这些航线涵盖了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出发地与东京、大阪、名古屋的直达航班,是中国游客赴日的主力航线,停航毫无缓冲期。   此时再想退改已无可能,平台显示“航班取消无补偿”,因为这些游客购买的低价票早已过了免费退改窗口期;联系旅行社,对方只能表示“预警期已反复提醒,责任不在我方”。   机场里挤满了拿着作废机票咨询的游客,有人围着航司柜台争吵,有人在社交平台发视频抱怨,却没人提自己当初是怎么无视那些刷屏的预警信息的。   大使馆的领事保护是应急兜底,不是为忽视预警的人“擦屁股”,在航班全面停航的情况下,即便启动应急机制,临时包机也需要时间协调,且费用需个人承担,远不如当初及时退改划算。   这场滞留闹剧里,没有偶然的倒霉蛋,只有主动忽视风险的“投机者”。国家提前一周铺天盖地的提醒,航司免费退改的机会,旅行社苦口婆心的劝说,这些本可以避免麻烦的措施,都被低价诱惑和侥幸心理挡在了门外。   说到底,在安全这件事上,任何“赌一把”的心态都是在拿自己的行程开玩笑,国家的预警从不是“唠叨”,而是最实在的保护。

0 阅读:0
墨忆

墨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