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这场大火, 给所有想买房的人提了个醒, 房子可以老,可以破,可以小,但千万不

榕树下听书 2025-11-27 08:20:12

香港这场大火, 给所有想买房的人提了个醒, 房子可以老,可以破,可以小,但千万不要买楼层太高的房子,不然真的会后悔。 尤其现在有些楼60多层高,虽说视野会好一点,房子价格也会要便宜一点,但住那么高楼层,时间一长,问题就出现了 我朋友她们家,买的是46层的房子,她一开始还是挺满意的,但住进去几个月后发现,一旦出现停电,她下个楼都成问题。 我这朋友叫林姐,之前在香港市区租了五年房,一家三口挤在三十平的老房子里,就盼着能攒钱买套属于自己的房,不用再看房东脸色。 去年咬咬牙凑了首付,选了46层的户型,当时销售吹得天花乱坠,说高楼层无遮挡、采光足,还能远眺维多利亚港,同小区里比低楼层每平便宜两千港币,林姐想着能省点钱,还能让孩子住得敞亮些,没多犹豫就定了下来。 搬进去头一个月,她确实天天拍窗外的风景发朋友圈,逢人就说高楼层住着舒服,可这份新鲜劲没撑过三个月,麻烦就找上门了。 第一次停电是个周末下午,小区线路检修,提前贴了通知说停两小时,林姐没当回事,想着忍忍就过了。 可到了傍晚,电还没恢复,孩子突然说肚子饿,家里冰箱里没存热食,只能下楼买吃的。 46层往下走,全靠双腿,林姐牵着孩子,刚走十几层就喘得不行,孩子更是走几步就喊累,中途歇了三次才到一楼,买完东西再往上爬,到家时两人腿都软了,瘫在沙发上半天缓不过劲。 更糟的是,停电后电梯停摆,家里的供水也受了影响,水龙头只能流出细细的水流,连洗手都不够,晚上只能摸黑用矿泉水洗漱,那一夜林姐没睡好,满脑子都是高楼层的麻烦。 自那以后,林姐对高楼层的抵触越来越深,除了停电,电梯故障更是家常便饭。 上个月有次她下班回家,带着一身疲惫走进电梯,刚上升到20层,电梯突然晃了一下,接着就停住了,灯也灭了大半,只剩应急灯亮着微弱的光。 林姐当时吓得手心冒汗,赶紧按了紧急呼叫按钮,工作人员说需要半小时才能派人过来维修,她被困在狭小的电梯里,又闷又怕,手机信号时断时续,连给家人发消息都费劲,等电梯门打开时,她腿都吓软了,扶着墙缓了好久才敢走回家。 从那以后,她每次坐电梯都提心吊胆,哪怕电梯运行正常,心里也总犯嘀咕,生怕再遇到被困的情况。 高楼层的隐患远不止这些,遇上恶劣天气更是难熬。 香港台风多,每次刮台风,窗外的风声跟嘶吼似的,吹得窗户嗡嗡作响,林姐总担心玻璃会被吹破,整夜不敢合眼。 有次台风过后,她家阳台的晾衣架被吹坏,晾在外面的衣服全被吹跑了,阳台角落还积了不少雨水,清理了好半天。 而且高楼层水压不稳定是常态,用水高峰时,热水器里的水忽冷忽热,洗澡都得挑时间段,早上洗漱时水流小得可怜,有时候连牙膏都冲不干净,日子久了,光这点就够让人闹心。 还有老人和孩子住高楼层,风险更是翻倍。林姐的父母偶尔会过来住,老人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上下楼全靠电梯,一旦电梯出问题,根本没法出门。 有次她母亲突然头晕,想下楼去药店买降压药,刚好遇上电梯检修,只能在家硬扛,直到林姐下班回家才送老人去医院,事后想想都后怕。 孩子上学也麻烦,要是赶上下雨天,电梯又慢,每次出门都得提前半小时准备,生怕耽误上学时间,有时候电梯排队的人多,孩子背着书包在电梯口等半天,看着都心疼。 香港这场大火更是给所有人敲了警钟,高楼层一旦发生火灾,逃生难度极大。 消防车的云梯高度有限,超过20层基本就够不着,大火蔓延速度快,烟雾往上飘得也快,高楼层的住户很难及时疏散,就算想往下跑,几十层的楼梯,没跑几层就可能被烟雾呛到,逃生成功率大大降低。 之前就有新闻报道,外地某小区高楼层起火,有住户因为来不及逃生被困在家中,最后虽被救出,但也受了伤,不仅身体遭罪,房子也被烧得不成样子,损失惨重。 买房本是为了安稳过日子,要是选了高楼层,反而要天天操心各种隐患,根本没法安心居住。 很多人买房时只看价格和视野,忽略了高楼层的实际问题,等住进去才发现麻烦不断,想换房又没那么容易,只能硬着头皮住下去,后悔都来不及。 房子是用来住的,舒服、安全才是最重要的,楼层太高,看似占了价格和视野的便宜,实则藏着太多看不见的风险,这些风险一旦爆发,影响的就是一家人的生活和安全。 选房时真得擦亮眼睛,别被表面的优势迷惑,优先考虑低楼层或者中低楼层,哪怕房子小点、旧点,至少住得安心,遇到突发情况也能及时应对。 没必要为了省点钱或者图视野好,选高楼层给自己添堵,毕竟日子是过出来的,安稳踏实比什么都重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45
榕树下听书

榕树下听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