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2月,彭雪枫为度过春荒难关,忍痛卖掉13匹战马来买粮食,但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仅仅过了一天,这些马不仅跑了回来,竟然还驮回了粮食! 彭雪枫辗转烟台、上海,1930年才进到中央苏区,很快就当上红五军纵队教导队指导员。那时候苏区反围剿打得火热,他从纵队政委干起,一路升到红三军团第二师政委。赣州战役、漳州战斗,他都冲在前头,1932年乐安事变那回,师长郭炳生想叛变,他带人追了五天五夜,把部队截回来,避免了大祸。1933年第五次反围剿,八角亭战斗他还负了伤,但裹上绷带继续指挥。长征开始,他当红三军团第五师师长,娄山关两次攻下,遵义城直取,金沙江巧渡,大渡河飞过,雪山草地都趟过来。到陕北,他接管陕甘支队第二纵队,参加直罗镇战役,东征战斗,东征战斗,那时候部队就靠他稳住阵脚。 抗战一爆发,彭雪枫调到八路军总部当参谋处处长兼驻晋办事处主任,在太原奔走联络,促成阎锡山和共产党合作。1938年春,他兼河南省委军事部长,到确山竹沟镇训练抗日武装,办了两期军政教导队,培训一千多人。九月,奉命组建新四军游击支队,当司令员兼政委,带三百多人从竹沟东进,开辟豫皖苏边区。那时候日军封锁严,国民党也不老实,他一边打鬼子,一边拉拢地方势力,收编土匪武装,半年就把队伍扩到两万人,建了七个县政权。毛主席后来写信表扬,说豫皖苏发展快,部队壮实,对他们工作很满意。 彭雪枫办了随营学校,叫马背学校,仗打到哪上课到哪;创了《拂晓报》,自己题词写社论,宣传抗日主张;还建拂晓剧团,战士演戏鼓士气。这些都帮部队稳了人心,壮了骨头。到1939年底,游击支队改成新四军第六支队,他继续带队,东进淮上,扩到一万二千人,成了华中根据地的骨干。 1939年2月,豫皖苏边区闹春荒,那年大旱两年,粮食减产四成,部队一千八百多人库存只剩三千斤小米,按每天八两口粮算,顶多五天。战士们开始挖野菜煮粥,有人吃坏肚子拉稀,体力掉得厉害,枪都端不稳。彭雪枫一看形势不对,部队经费也紧,买不起药,菜金都发不出。他咬牙决定卖军马换粮,那时候支队有十几匹马,大多从日军手里缴来的,用来侦察通信、运伤员、拉物资,一匹马一天吃的草料顶五个战士口粮。 他先跟军需处长和参谋长张震商量,张震反对,说侦察排六匹东洋马上月跑两百里送情报,卖了影响战斗力。彭雪枫算了账,坚持说先保吃饭才能打仗。最后定卖十三匹,包括他自己的枣红马,那马是去年夜袭涡阳日军据点时缴的,通体红亮,冲过包围圈,感情深厚。干部会上,他强调官兵一致,他的马不能特殊。会后,他单独叮嘱军需处长,给每匹马配好鞍具,让买主用得上。 第二天,军需处长带人牵马去永城裴桥集赶集,那天人多,消息传开,老百姓围着看。新四军卖马度荒的事一传十十传百,粮商李开文挑了十二匹,每匹换三百斤小米,外加五十斤杂粮,总共三千六百斤小米五百斤杂粮,够部队吃一阵。枣红马没人要,军需处长私心作祟,标一千五百块,高出三倍,买家摇头走。彭雪枫知道后,亲自去集市,查了交易记录,严肃说降到五百。第二天五百没人买,又降四百,还是卖不动。他一气之下自己去卖,早晨牵马站中央,高喊三百块,药材商陈明远看中了,但身上只带四十多块大洋。彭雪枫接钱递缰,说有多少给多少。 陈明远牵马刚走,军需处长冲出来拦,说这是彭司令坐骑,要骑着打鬼子。陈明远一惊,四周群众议论起来,才知道卖马人就是彭雪枫。他赶紧把马牵回想退钱,彭雪枫抱拳说买卖成,新四军守信,转身走了。那些买马的商人聚茶馆商量,李开文他们觉得新四军太难,战士喝稀粥,彭司令卖坐骑。陈明远带头捐粮,每匹配两袋,共二十六袋小米玉米,夕阳下马队驮粮回新兴集司令部。 天刚亮,马嘶声响起,哨兵报告十三匹马全回来了,每匹背两袋粮,枣红马还挂黑豆袋。战士卸粮清点,二千六百斤小米一千三百斤玉米,够半月吃。马鬃上系信,写着马归部队打鬼子,粮是商人点心意,多杀鬼子替国家出力。彭雪枫看信,部队当晚煮干饭,一千八百人吃饱。卖马钱加上捐粮,总五千多斤,撑过难关。春耕时,他买八十斤谷种三十斤玉米种二十件农具,分给贫户。战士助耕,马拉犁翻地,那年夏收好,边区粮仓满起来。 这事传开,当地人感动,赠千人旗万民伞,叫新四军天下文明第一军。彭雪枫的决定不光救部队,还帮群众,军民关系拉近,部队士气高。那些马后来编进骑兵团,一匹黑马打到1943年淮北反扫荡,负伤十三处还冲锋。彭雪枫办骑兵团花三万淮北币,干部带头捐马,他把大青马给了团。团长周纯麟从西路军回来,训练骑射,设计雪枫刀,比日军长五公分,比国民党长十公分。骑兵团在平原冲杀,麦收期打几次胜仗,全歼伪淮海剿匪第一支队一千多,打开泗灵睢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