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比亚迪,不到10万的“高尔夫”来了!零跑为啥能把车做那么便宜当一台不到10万元的纯电轿跑,不仅塞进了激光雷达、800V高压快充,还配上了最新旗舰芯片,你会不会觉得这车企在"赔本赚吆喝"?就在11月27日的发布会上,零跑Lafa5以限时9.28万起的价格甩出一手"王炸",直接让友商坐不住了——605公里续航、全系800V、高通8295芯片,这配置以往没个20万想都别想。零跑这是不按套路出牌,还是真的摸到了"技术普惠"的命门?牌桌下的底牌在会上,零跑高级副总裁曹力张口闭口不离"全域自研",听起来很是高大上。但说到底,自研讲了这么多年,不过是一种手段,也可以理解为十年前零跑刚问世时的差异化策略,要知道彼时几乎没有自研的智能技术,更别说华为乾崑智驾了,几乎一水儿的拿来主义。而今天,零跑全域自研的背后真正的狠活,是在不阉割性能的前提下,把高品价比产品甩到你面前。这不是做慈善,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技术降维打击"。眼下新能源市场早就卷成了修罗场。一边是高端车型堆料堆到价格飞天,普通消费者只能望车兴叹;另一边是入门车型减配减到连体验都谈不上,所谓的智能科技成了摆设。技术鸿沟越拉越大,消费者花的钱不少,真正享受到的技术红利却有限。零跑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撕开了一道口子。自制占整车成本65%的核心零部件,让零跑把供应链的"命门"攥在了自己手里。成本可控、品质可控,这才有了把800V架构打成标配、把激光雷达压进10万区间的底气。Lafa5不是偶然,A10更是把"小车也得有尊严"写进了产品定义里。那么问题来了,零跑凭什么能做到?如果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全域自研就只能变成一句空话。藏在财报里的真相但事实上,零跑的这一套打法,显然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这说明成本在零跑这里确实得到了有效控制。事实也确实如此,看看最新财报——2025年第三季度零跑营收194.5亿,同比增长接近翻倍,毛利率拉到了14.5%,还实现了1.5亿的利润。更狠的是,今年前十个月销量已破50万大关,提前完成年度目标。这说明什么?高品价比和盈利,在零跑这里可以不是单选题。扒开零跑的技术箱底,你会发现它早就不是那个只靠一两个爆款单打独斗的品牌。从Lafa5的800V高压快充,到B10的CTC 2.0 Plus电池底盘一体化,再到D平台的智能四驱增程系统,零跑已经搭起了一张覆盖A、B、C、D四大平台的技术大网。平台化架构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旦某项技术攻关成功,全系车型都能"薅到羊毛"。产品矩阵更是铺得又宽又准。A平台卡位8-11万主流市场,B平台瞄准年轻家庭,C平台稳住销量基本盘,D平台试探高端豪华。不管你预算多少,总有一款零跑在等你。这种全覆盖打法,看似激进,实则把细分市场的墙角都挖了个遍。更值得注意的是,零跑的眼睛在关注国内市场的同时,早就盯着海外了。借助Stellantis集团的全球渠道,零跑正在欧洲高端市场悄悄插旗。2025年4.4万辆的出口量领跑新势力,德国、法国、意大利这些汽车强国都赫然在列。Lafa5从诞生之初就是全球车型,这盘棋,下得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大。技术普惠的本质零跑创始人朱江明有句话点破了关键——"通过技术创新,在不牺牲性能功能的情况下,能够做到很好的成本结构。"技术普惠不是营销话术,而是零跑撬动市场的硬核利器。当别人还在配置和价格之间艰难找平衡时,零跑已经靠着全域自研的体系化能力,把高端配置打成了"平民价"。未来的战场,早已不是单一技术或价格的比拼,而是整个体系力的抗衡。零跑这场"技术普惠"的牌局,才刚刚发牌,Lafa5 不过是其中的那一张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