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俄罗斯火箭发射台坍塌,或60年来首次丧失载人航天能力 综合路透社等多家外

康安说历史 2025-11-28 17:50:04

突发:俄罗斯火箭发射台坍塌,或60年来首次丧失载人航天能力 综合路透社等多家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7日,俄罗斯“联盟 MS-28”载人飞船,搭载3名乘组人员(含一名美国人),成功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升空,使用的是31/6号发射台。 谁也没想到,俄罗斯 “联盟 MS-28” 载人飞船带着三名宇航员顺利升空对接国际空间站的喜悦,会被发射台坍塌的噩耗瞬间冲散。 当地时间 27 日,当搭载着两名俄罗斯宇航员和一名美国宇航员的飞船成功飞向太空时,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 31/6 号发射台的服务塔却在火箭尾焰的冲击下轰然倒塌,这座支撑了俄罗斯载人航天六十多年的 “生命线” 彻底瘫痪,这恐怕是 1961 年加加林飞天以来,俄罗斯首次真正丧失把人送入太空的能力。 要知道,31 号发射台可不是普通的发射架,它是俄罗斯目前唯一能执行载人发射任务的 “独苗”。拜科努尔发射场虽说有不少发射设施,但真正能送宇航员上太空的只有曾经的 1 号台和现在的 31 号台。 1 号台可是 “加加林起点”,世界首颗人造卫星、第一位航天员都是从那出发的,可它早在 2019 年就封存了,今年 7 月还正式移交给了哈萨克斯坦,人家正琢磨着改成博物馆呢。 俄罗斯自己建的东方航天发射场喊了好些年要接替拜科努尔,普京当年都夸它是 “最有雄心的项目”,可直到现在连载人发射的基本条件都不具备,根本指望不上。北极的普列谢茨克发射场纬度太高,只能发军用卫星,跟国际空间站的轨道根本不匹配。 这次坍塌来得又突然又惨烈。火箭点火时,那四个助推器喷出的火焰温度高达 3000℃,推力足有 400 吨,超音速的燃气流直接冲在了没及时收回的服务塔上。 那座用了六十多年的塔架根本扛不住这样的冲击,下部结构当场被撕裂,碎片像下雨一样砸进导流槽,连连接设备和工作桥都拧成了麻花。 虽说宇航员早就飞远了,地面也没人受伤,但发射台的核心设施全毁了 —— 导流槽变形、管线断裂、通讯系统瘫痪,连专用的装填轨道都成了废铁,跟当年美国 “大力神 2” 导弹炸坏发射台的惨状差不多。 更要命的是,修复这玩意儿可不是补个墙那么简单。航天发射台的建设和修复向来耗时耗钱,就拿咱们海南的商业发射台来说,用了新型防烧蚀材料和创新导流设计,受损后最快 5 天就能恢复,可俄罗斯这 31 号台是冷战时期的老底子,好多结构还是六十年代的设计,这些年根本没好好升级过。 俄罗斯航天专家叶戈罗夫直言,光清理现场、定制零件再重新安装调试,至少得 18 到 24 个月,也就是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 这期间别说送新宇航员上太空,连给国际空间站运物资的 “进步号” 货运飞船都没法发射,因为它也得用这个发射台。 这六十多年来,苏联和俄罗斯的载人航天从没断过档,哪怕是苏联解体那阵子,也没耽误过宇航员飞天。可现在不一样了,手里连个能用的载人发射台都没了。 有人可能会说,修不好不会找别人帮忙吗?可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借中国的神舟飞船?政治上的弯弯绕绕太多,短期内根本不现实。求美国用 SpaceX 的龙飞船?那等于把载人航天的命门拱手让人,曾经的航天大国哪能拉下这个脸。 而且俄罗斯航天本来就缺钱,年预算才 20 亿美元,还因为西方制裁砍了一半,以前靠卖国际空间站的座位一年能赚好几亿,现在发射台塌了,信誉没了,这笔收入也断了,修复费用都不知道从哪儿凑。 其实这事儿早有苗头,不是偶然。这些年俄罗斯航天的老问题就没断过:2022 年 “联盟 MS-22” 飞船漏冷却剂,就是因为设备老化没维护好; 2018 年联盟号火箭还出过发射失败,差点让宇航员遇险;连这次出事的 31 号台,2011 年就因为尾焰侵蚀变形过,只是当时没彻底修好。 说白了就是钱不够、维护差,还总压缩检查流程,这次服务塔没及时收回,大概率就是预检环节出了疏漏,把小问题拖成了大灾难。这跟 1980 年美国 “大力神 2” 导弹爆炸的原因有点像,都是维护不当加操作疏忽埋下的祸根。 现在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轮换彻底成了美国 SpaceX 的独角戏。以前美俄还能互相搭把手,现在俄罗斯这边掉了链子,10 名在轨宇航员将来只能靠龙飞船和剩下的联盟号返回舱回家。 更让人揪心的是,要是修复过程中再出点岔子,比如零件供应不上或者资金断流,这空窗期可能还要延长,搞不好俄罗斯真要被挤出载人航天的核心舞台。 想想当年苏联第一个送人造卫星、第一个送航天员、第一个送女性上太空的风光,再看现在发射台坍塌、无台可用的窘境,实在让人唏嘘。 这座塌掉的不只是一座塔架,更是俄罗斯航天积了几十年的老问题 —— 资金短缺、设备老化、管理松懈。这恐怕真是六十年来头一遭,曾经的航天巨头,竟然一夜之间没了送人类上太空的能力。

0 阅读:1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