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朝鲜宣布了 10月23日,朝鲜导弹总局通过朝中社官宣,10月22日已顺利完成一项重要武器系统试验,两枚高超音速飞行体精准命中目标,消息一出迅速引发国际社会关注。 不少人第一反应是朝鲜又在“秀肌肉”,借着试射武器给美日韩施压。确实,这时间点选得太有说道了——特朗普马上要访问日韩,美日韩还打算借着APEC峰会聚首谈半岛问题,朝鲜这波操作等于直接把自己的存在感刷满,明着告诉对方“想商量对付我?先掂量掂量手里的家伙”。从技术上看这试射也确实有底气,这次的高超音速飞行体能跑到10马赫以上,还能在临近空间玩“打水漂”式的机动,美韩那些反导系统想拦都难,从平壤发射到首尔上空也就6分钟,留给防御方的反应时间连半分钟都不到。 但光说这是“战略威慑”,其实没把这事的复杂性说透。这种靠武器试射找存在感的逻辑,本身就藏着个死循环。你越秀肌肉,美日韩越觉得不安全,转头就会加码军备——日本已经计划砸120亿美元搞自己的高超音速导弹,韩国也把“反高超音速防御”当成了国防重点。就像俩邻居互相抄家伙,你买把刀,我就得买个盾,最后谁都没安全感,反而把家门口的火药味越弄越浓。朝鲜想要的是谈判筹码,可这么一来,反而把谈判的门槛越抬越高。 更值得琢磨的是“技术突破”背后的代价。高超音速武器这东西不是随便造造的,从固体燃料发动机到能扛2000℃高温的热防护涂层,每一项都得砸真金白银研发。朝鲜这些年一直面临国际制裁,经济本就不宽裕,把资源都投到武器上,民生领域能分到的蛋糕自然就少了。这就像一个家庭,天天借钱买防身武器,家里的柴米油盐却快断了,就算真吓退了邻居,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这笔账到底值不值? 还有人说这是朝鲜“不对称防御”的高招,用少数尖端武器牵制对手的庞大军力。可这种“杀手锏”的威慑力,全靠“真有用”的可信度撑着。要是每次试射都只停留在“展示”层面,次数多了,美西方可能就不当回事了,就像总喊“狼来了”,真狼没来的时候,警惕心反而会下降。而且高超音速武器这技术本身就模糊,既能装常规弹头,也能搭核弹头,这种模糊性很容易引发误判——万一美日韩错把常规试射当成核威慑前兆,做出过激反应,后果不堪设想。 最关键的是,这事儿根本解决不了半岛的核心问题。美日韩和朝鲜的矛盾,本质是安全诉求的对立:一方要“延伸威慑”,一方要“自卫安全”,靠试射导弹只能暂时压制矛盾,却没法把问题摊开解决。就像俩人为地界吵架,你掏出扳手,他拿出锤子,虽然暂时没人敢动手,但地界的纠纷还在那儿,下次说不定会闹得更凶。真正的安全从来不是靠“比谁的武器更狠”得来的,得坐下来把彼此的底线和诉求说清楚。 朝鲜这波操作确实让自己在博弈中多了些底气,但也把地区局势拖进了更复杂的漩涡。威慑能换來短期的注意力,却换不来长期的安全感。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最新消息! 朝鲜宣布了 10月23日,朝鲜导弹总局通过朝中社官宣,10月22
老炮儿
2025-10-23 20:24:5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