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陈忠和的第一任妻子因背包带勾住了火车,而被卷入火车下不幸而亡。3年后,陈忠和想娶小自己11岁的女排姑娘李东红,就在两人准备结婚时,却遭到了女方父母的强烈反对…… 陈忠和书房里,李东红拂去老照片上的灰,他指着合影笑:“这是 1993 年,你第一次帮我洗运动服后拍的。” 照片里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训练服,李东红站在旁边,手里还攥着没整理完的战术笔记,眉眼温柔。 2024 年的现在,68 岁的他每天和李东红一起买菜,她选菜时,他就站在旁边拎着袋子,像当年她等他训练结束一样。 没人知道,1986 年他和第一任妻子王莉莉结婚时,婚房只有 15 平米,却贴满了他的训练计划和女排赛事海报。 王莉莉是小学老师,知道他痴迷排球,每天等他训练回家,都会把温好的粥放在桌上,从不抱怨他晚归。 1989 年女儿陈珑出生,他正在外地带队比赛,赶回来时,王莉莉抱着孩子笑:“你再不回来,娃都不认识你了。” 那些年,他每次出差,王莉莉都会在他包里塞张纸条,写着 “注意身体,别太累”,他一直攒着,现在还在抽屉里。 1992 年春节前,王莉莉去厦门出差,临走前还叮嘱他:“我回来给你带鼓浪屿的馅饼,你好好带队。” 这成了最后一句话。 接到妻子意外身亡的消息时,他正在给队员演示扣球动作,手里的球 “咚” 地掉在地上,半天没回过神。 处理后事时,他在王莉莉的包里发现没来得及送给他的馅饼,拆开尝了一口,眼泪就掉了下来,苦涩得咽不下去。 之后三年,他把王莉莉的照片放在钱包里,训练累了就拿出来看,女儿问 “妈妈去哪了”,他就说 “妈妈去看女排比赛了”。 1993 年,李东红刚进女排当队员,看到他带着陈珑吃泡面,就主动说:“陈指导,以后我帮你带带孩子吧。” 第一次去他家,李东红看到桌上没洗的碗和散落的训练笔记,没说话,默默挽起袖子收拾,陈珑躲在门后偷偷看她。 她开始每天提前去训练馆,帮他整理战术笔记,把队员的运动服分类洗好,他训练晚了,就帮他接陈珑放学。 1994 年冬天,陈珑发烧,他在外地比赛,李东红背着孩子去医院,守了一夜,第二天孩子退烧,她才敢给他打电话。 他在电话里说 “谢谢”,她却笑:“您是我老师,照顾孩子是应该的”,其实心里早已把他们当成家人。 1995 年他提结婚,李东红没犹豫,可她父母哭着说 “你嫁过去要当后妈,还要照顾他的父母,太苦了”,她却摇头:“我愿意。” 新婚之夜,陈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李东红没强迫她,只是把温好的牛奶放在门口,轻声说 “牛奶凉了就不好喝了”。 婚后第一个春节,她按照王莉莉生前的习惯,给陈珑买了新衣服,还做了王莉莉常做的红烧肉,陈珑吃着吃着,突然叫了声 “妈妈”。 2001 年他接手中国女排,压力大到失眠,李东红就学着中医按摩,每晚帮他按太阳穴,听他说队员的情况,陪他到天亮。 2003 年世界杯夺冠那晚,他在电话里哭着说 “我们赢了”,李东红在电话那头也哭:“我就知道你能行,我等你回家。” 2004 年雅典奥运决赛,她守在电视前,看到女排逆转时,激动得跳起来,比自己当年打比赛还紧张。 他载誉归来,有人送别墅,他婉拒后,李东红笑着说 “咱家的小房子住着才踏实”,和他一起把奖金捐给了女排青训。 2009 年他回到福建工作,每天下班回家,李东红都会做好他爱吃的鱼丸,他说 “还是你做的味道最香”,和当年对王莉莉说的一样。 现在,他偶尔会带着李东红和陈珑去给王莉莉扫墓,陈珑会说 “妈妈,我们来看你了,李阿姨把我们照顾得很好”。 书房的抽屉里,他放着两个盒子,一个装着王莉莉的纸条和馅饼包装,一个装着李东红帮他整理的笔记和洗坏的训练服。 傍晚散步时,李东红挽着他的胳膊,他会说 “当年你帮我洗运动服,我就想,要是能和你过一辈子就好了”,她笑着捶他一下。 2024 年的秋天,他们的孙子出生,他抱着孙子,在耳边轻声说 “以后爷爷教你打排球,奶奶给你做好吃的”,眼里满是幸福。 他常对朋友说:“这辈子,我欠王莉莉太多,幸好有李东红陪着我,让我知道,失去后还能再拥有温暖。” 现在的他,不再是那个叱咤赛场的教练,只是个会帮妻子拎菜、陪孙子玩耍的老人,这份平淡,是他最珍贵的幸福。 主要信源:(北方网——当爱人消失在风中 陈忠和与两任妻子的坎坷情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