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媳妇说你在家煮五味子陈皮茶,再放点大枣吧,我迷糊,有点晕,我们中医给我量了,血压低了。
正好我刚刚看完一篇《生命时报》的文章-“入伏是祛湿最佳时间,有5类表现的人湿气重”。而其一症状,就是“头昏沉,不清醒”。
我说你可能湿气重了。为啥我这么说,她总有湿气,有时就大便粘马桶。然后我俩豆浆加赤小豆,就好,不粘马桶了,这么点豆也有效果,我以为就得做粥量大呢!
所以,她的“老病”,我感觉这回是上头了。我说如果是湿气来的,就不能放大枣了,大枣助湿。但陈皮行,祛湿。她说行。
我说晚上你也别吃粽子了,助湿,吃豆包(红豆馅)吧。豆包祛湿。赤小豆也买两天了,明天豆浆见。
结果她回来,立马就喝了五味子陈皮茶。说挺好使啊,马上就不昏了,头清凉了。其实不见得那么快,可她吃啥都快,我都搞不懂。
但她肯定是有感觉,好了,自己脑袋,还能没感觉吗,我俩,有啥瞎说的。我岳父以前也半开玩笑和她说,你吃啥效果都快!快好啊!
但她脑袋好了,我也考虑一个因素,除了陈皮祛湿,可能五味子也有用。
倒不是五味子祛湿,而是五味子适合夏季的气阴两虚,本身夏季出汗多,就建议喝五味子的。像夏天出汗多,生脉饮是建议的(也是最近看的)。而生脉饮的三味药,就含五味子。
她说中医给她号脉啊,还是量的,血压低。我说夏季血压都低的,这个没事。但回来喝好了,我考虑是不是五味子补气虚了,缓解压低了,所以不晕了。
到底是湿的事,还是压的事呢?不知道。行啊,好了啥事都不是事了!
其实这个茶我俩不说天天煮也差不多,到不是为了今天单煮的。夏天热,睡眠不好啊,这个管用。而且不心慌,夏天这也是个病。
加陈皮,是最近看到的一个中医文章,告诉这么搭配,护肝。这招好,不用放糖,也不那么酸了,还有陈皮香。
回来,晚上炖的豆角,原本也是要吃这个的。这个也祛湿。按说的,要不我俩可能吃粽子。给她热了豆包,我家冰箱冻的,一次如果有,我都买个十个八个的。方便,微波炉热三分半就透了。
我寻思寻思,算算时间,好像又到吃烧烤时间了,有一周了吧。也是饿了,我一饿,就馋烧烤。
所以临时决定,没吃她做的菜,豆角一盘都给她了。我靠到七点,把自己再靠饿点,肚子靠空点,天靠黑点,去吃了,烟火氲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