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静安,大爷因养女嫁到国外后,七年都没有回来看望照顾其与没有生活自理

福星徠说事 2024-09-24 20:06:30

2023年上海静安,大爷因养女嫁到国外后,七年都没有回来看望照顾其与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伴。临终前立遗赠协议,将2千多万元遗产留给照顾其十年的保姆。可大爷和老伴均去世后,都没有回来奔过丧的养女却突然回国,将保姆告上法庭,要求平分遗产。 (来源: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   王大爷和李奶奶是一对恩爱的老夫妻,由于膝下无子,他们在20多年前收养了一个小女孩小美。小美从小在王大爷和李奶奶的悉心照料下长大,他们把所有的爱都给了这个女儿。   然而,小美长大后却嫁到了国外,起初她还会打电话问候父母,但渐渐地,随着时间的流逝,小美与二老的联系越来越少。这七年来,小美一次都没有回国看望年迈的父母。   王大爷和李奶奶虽然对女儿的冷落感到伤心,但他们并没有怨恨,他们知道女儿在国外也不容易,希望她能在异国他乡好好生活。   随着年龄的增长,王大爷的身体也不如之前那般硬朗,李奶奶也逐渐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为了照顾二老,他们请了一位保姆张阿姨。   张阿姨用她无微不至的关怀,为这对老人的生活点亮了一盏明灯。她不仅照顾他们的衣食住行,更以真诚的陪伴抚慰着他们的心灵。   在她的悉心照料下,王大爷和李奶奶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他们也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女儿。   十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张阿姨一直尽心尽力地照顾着二老,李奶奶去世后,王大爷也不幸患了癌症,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   王大爷在临终前立下了一份遗嘱,将房产和存款等所有财物都留给了张阿姨,以感谢她多年来的照顾和陪伴。在律师和公证处的见证下,这份遗嘱具有完全的法律效力。   然而,就在王大爷的后事还没办完的时候,消失多年的养女小美却突然回国了。她惊讶地得知父母将大笔遗产留给了保姆,心生不满。   在小美看来,父母的遗产理应由自己这个女儿全部继承,张阿姨作为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不应该分得一杯羹。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小美决定诉诸法律,将张阿姨告上法庭。   法庭上,双方争执不下,小美辩称自己虽然在国外,但一直挂念父母,每年都有寄钱回来。作为女儿理应继承遗产,而张阿姨只是一个外人。   但张阿姨拿出了这些年来的银行转账记录,证明小美根本没有寄钱回来。而且小美对父母的冷漠,连他们去世都没有回来奔丧,实在不应该分到遗产。   根据民法典第1153条规定,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的外,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   也就是说,王大爷的财产也有一半属于李奶奶,立下遗嘱,只代表张阿姨可以继承王大爷的那一部分。   从法律上讲,小美仍然可以继承两人的财产,因此在这些存款中也应该有小美的一半。   这起案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许多人都对张阿姨的事迹表示钦佩和赞许。在公众看来,张阿姨多年来用真情实意照顾老人,付出了大量心血,获得遗产作为回报是实至名归的。   其实,遗产继承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小美真正缺失的,是对父母的关爱。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   子女不能只惦记父母的钱,而忽视了赡养的义务。我们应该常回家看看,多陪伴父母,让他们感受到儿女的温暖。   毕竟血浓于水,完全剥夺子女的继承权,也不太合理。最理想的状态是子女和父母感情和睦,遗产继承只是一个形式而已。   这个案例警示我们,孝敬父母不能只是嘴上说说,更需要身体力行。常回家探望,多抽时间陪伴,让父母切实感受到儿女的温暖和关怀,这比任何物质财富都更加可贵。   遗产再多,也比不上一句亲切的问候;金银再足,也换不来一个温暖的拥抱。愿人人都能像张阿姨那般,将孝心化为一股暖流,温润父母的心田。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0 阅读:1
福星徠说事

福星徠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