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死不当新四军!”1941年,一名新四军女兵被俘虏,敌人准备活埋她,行刑前,敌人突然问:“你叫啥?认识莫林和顾斌吗?自首不自首?”她回答:“我叫姚世瑞(莫林的原名),不认识莫林和顾斌,我不自首,”“难道你不怕死?”敌人吼道。
1941年的冬天,寒风凛冽,江苏如皋的土地上,一个年轻的生命正处于生死边缘,她叫莫林,或者说,姚世瑞,一个被泥土和恐惧包围的新四军战士,敌人逼近,铁锹扬起,死亡的阴影笼罩着她,一个鬼子军官突然叫停,问她是否认识莫林,这个问题,如同黑暗中的一丝微光,让她看到了一线生机。
1919年,莫林出生在江苏如皋一个殷实的商人家庭,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国家积贫积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4岁那年,莫林离开家乡,来到城里求学,新思想的洗礼,让她逐渐觉醒,一颗渴望改变国家命运的种子在她心中生根发芽。
她积极参与学生运动,用稚嫩的肩膀对抗着旧社会的黑暗,全面抗战爆发后,莫林意识到,只有拿起武器才能真正保家卫国,她瞒着家人,毅然加入了新四军,起初,组织上考虑到她的文化水平,安排她从事宣传工作,但她渴望战斗在最前线,于是她刻苦训练,提升军事技能,最终如愿以偿,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为了更好地隐蔽自己,她将自己装扮成一个中年妇女,凭借精准的枪法,人送外号“双枪老太婆”。
1941年冬,莫林担任西丰区委委员,一次深夜,她和战友们在转移途中遭遇敌人突袭,为了保护重要文件,莫林急中生智,将文件沉入河中,突围过程中,她不幸被俘,在敌人的审讯室里,莫林经受了非人的折磨,但她始终紧咬牙关,没有透露任何信息,她深知,自己的身份一旦暴露,将会给组织带来巨大的损失。
敌人对她软硬兼施,但她始终不为所动,她甚至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在狱中写下诗句,活埋不要紧,主义固长存,埋了姚世瑞,相继有来人,莫林被捕的消息传到家人耳中,她的父母心急如焚,四处托人打探消息,他们变卖家产,筹集赎金,最终将莫林救了出来。
劫后余生的莫林,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革命信仰,她谢绝了家人的挽留,毅然决然地回到了部队,回到部队后,莫林参加了苏北区党委举办的党员培训班,她聆听了陈毅、刘少奇等革命领袖的教诲,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思想觉悟,陈毅生动活泼的授课方式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她对革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在随后的战斗中,莫林表现出色,多次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她升任西丰区委副书记,领导当地群众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改善农民生活,巩固了革命根据地,在一次反扫荡行动中,莫林的战友陈指导员不幸牺牲。
这个噩耗让莫林悲痛万分,她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和战友们一起安葬了陈指导员,为了给战友报仇,莫林和区委领导决定开展锄奸运动,清除汉奸走狗,震慑敌人,不久,他们抓获了作恶多端的洋岸镇伪镇长,在公审大会上,莫林和战友们揭露了伪镇长的罪行。
为了伸张正义,他们当场处决了这个民族败类,这一行动大快人心,极大地鼓舞了当地群众的抗日热情,莫林的故事,只是抗战时期千千万万个英雄故事中的一个缩影,她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抗战之歌,她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激励着后人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