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治疗思路
1.当患者呈现头目眩晕、头重如蒙的症状,往往提示体内痰湿阻滞。中医认为,痰湿具有重浊黏滞的特性,它会阻碍清阳上升,使头部气血不畅,进而引发眩晕,犹如头上蒙着一层厚重的东西。
2.若同时伴有四肢麻木,大概率是风痰作祟,阻滞经络。风性善动,痰性黏滞,二者结合,阻碍气血在经络中的正常运行,使得肢体得不到充足的气血濡养,就会出现麻木之感。
3.对于多寐、胸闷泛恶、喜吐涎的症状,多是脾胃运化失常,水湿聚集成痰。痰湿困阻脾胃,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就容易出现多寐、胸闷、泛恶等症状,而吐出的涎液正是体内痰湿的外在表现。
4.针对这类风痰内蕴的症状,常选用温胆汤。温胆汤具有理气化痰、和胃利胆的功效。
方中陈皮理气健脾,使气顺则痰消;法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可改善痰湿引发的泛恶、吐涎症状;茯苓健脾渗湿,从根源上杜绝生痰之源;枳实破气化痰,竹茹清热化痰,共同消除内蕴的痰热,恢复气机通畅,以解决因痰热导致的眩晕、头重、胸闷等问题;甘草调和诸药,使全方配伍更加和谐,共奏化痰和胃之效,使脾胃功能恢复,痰湿得化,气机调畅。
5.若患者伴有头目不清、神志昏沉等情况,可选择性使用石菖蒲、炙远志、郁金。
石菖蒲化湿豁痰、醒神开窍;炙远志宁心安神、祛痰开窍;郁金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可辅助温胆汤更好地化痰开窍,改善头目不清、神志昏沉等症状。
若患者眩晕、麻木、头痛等症状较为突出,可选用天麻、僵蚕、全蝎、菊花。天麻平抑肝阳、息风止痉;僵蚕祛风止痛、息风止痉;全蝎通络止痛、息风镇痉;菊花清肝明目、平肝潜阳,可缓解因风邪导致的眩晕、麻木、头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