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侦察股长凌少农,私下向日本人购买布料,对方说:“你看起来像军人?”凌少农回道:“没错,我就是新四军!”原以为,凌少农会被日本人出卖,没想到顺利完成交易。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日本人在得知凌少农是新四军的情况下,还能顺利完成物资交易呢?难道这个日本人是好人? 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新四军在那一年正好缺棉布过冬,时任侦察股长的凌少农就通过商人,联系到一个日本人想从他那里购买棉布,就易名前往交易,并给对方说自己是想用这批棉布走私,赚取高额利润。 日本人接触到凌少农后,总感觉这个人的气质不像是一般的商人,于是便没头没脑的说了那么一句话:“我看你走路姿势挺拔,该不会是个军人吧?” 倘若换成一般人,大概率上是连忙否认,但是这又会带来另一个难题,就是这样做打消不了日本人的猜疑,弄不好会让日本人盯上自己,彻底做不了生意,也不能把这批棉布顺利带回去。 于是凌少农灵机一动,决定反客为主。 他先是大方的说:“哎,对咯,我就是新四军!” 日本人大惊,听到新四军这三个字连忙慌不迭的拔枪,但这时凌少农巧舌如簧道:“我就是个给新四军做交易的商人,新四军需要棉布,你们需要粮食,我把新四军产的粮食低价卖给你们,把你们的棉布高价卖给新四军,我不就从中获利了嘛!” 听到这种说法,日本人才回过味来,原来,凌少农的意思是如果你认为我是新四军那也可以,但我就是一个只要利益的商人,而且做的事还有利于日本人,如果合作,日后肯定日本人也有的赚。 这一招就叫做真中带假,假中有真,日本人被这虚实结合的回答也弄懵了,早就忽略了对方是不是新四军的问题,而是把重点放到了对方就是一个走私的奸商。 在日本人大脑的疯狂脑补下(其实还是看重了凌少农手里的粮食,毕竟日军粮食供应一直都是问题),日本人很快说服了自己,把自己手中的棉布卖给了凌少农,而凌少农也把一批根据地产的粮给了日本人。 事实上,凌少农这一趟下来,还真的解决了我军部队的越冬问题,不少棉布就这么着被凌少农顺利转移到根据地,负责后勤的同志也在凌少农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任务。 这就是侦察股长凌少农敌后利用智慧买走日本人的布的故事;后来凌少农跟着部队转移,一直在敌后和日本人进行不屈不饶的抗争,直到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 正是有无数像凌少农这般的人的存在,抗日战争才会得到最终的胜利,而凌少农在抗战胜利后还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还在万岁军也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待过,在战场上与美国人拼杀。
1943年,新四军团长汤景延突然叛变,杀害了三名战士,并带领六百人投敌。有人建议
【4评论】【2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