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中南大学学生王明健在毕业前一天,突然被两名没有任何军衔与职务的神秘军人带走。在军人的看管之下,王明健签署了一份保密协议。之后他就如同人间蒸发了一样,整整销声匿迹了30年。
“爸、妈,我要离开一段时间,可能会很久不能联系你们,请不要为我担心,我一切安好。”
1956年,王明健给父母留下了这样一封信,就消失不见了,所有地方都找不到他的踪影,无论是单位还是他的朋友,几乎没有一人知道他的下落,仿佛王明健从来没有存在过一般。
而这件事还要追溯到不久前,那次盛大的毕业典礼上。
王明健是中南矿冶学院的一名学生,因为家中贫困,所以读书尤其刻苦,一心想要用自己的力量建设国家。
在校期间,他省吃俭用,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和研究了,毕业成绩单上一门门优秀的成绩,代表着他多年努力的结果。
1956年,王明健即将毕业之际,学校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毕业典礼,他也受邀出席了这次典礼。
典礼进行到一半,校长忽然走过来,将他叫到了办公室。
刚开始王明健还一脸茫然,以为校长要让自己帮忙,没想到办公室竟然有两名军人,看上去已然等候多时。
“这位就是王明健,他的成绩你们也是有目共睹的,接下来的时间,就交给你们了。”说完,校长就走出了办公室。
此时王明健心中已经有了数,他的心情也如同一头小鹿一样,怦怦直跳。
“王明建同志,我们是奉党组织的命令前来邀请你的,现在国家发展在即,有一些机密的项目,正需要你们这样的人才,不知你是否愿意加入。”
“我愿意。”王明健用确定能够被对方听到的音量,斩钉截铁地答应了。
“这项工作涉及最高级机密,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你无法和你的家人通信,你能接受吗?”
“我可以。”
简单的问话后,王明健只来得及和家人简单告别,就踏上了这次“未知的行程”,开始了这项特殊研究。
他被分配到了309大队,直到这时候他才知道,自己要做的工作就是原子弹方面的研究。
当时国内在这方面一片空白,有很多和他一样优秀的科学家,都投入到了这场“从零开始”的研究,苏联的撤离,西方的唱衰似乎都让中国的原子弹研究蒙上了一层尘埃。
但这并没有抹消王明健等人坚定的意志,他们每天沉浸在实验室中,孜孜不倦的研究原子弹的燃料,而他们能够参考的资料寥寥无几,唯一接触过的就只有从国外留学回来的王承书女士。
仅凭这些文件,王明健等人仍旧发明出了“简易炼铀法”等方法,提取出了原子弹爆炸所需要的重要原料。
后来,王明健终于有了能够回北京工作的机会,只要回到北京,他就可以和妻儿团聚,可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了申请将妻儿调到自己身边。
这样的牺牲精神感染了一大批人,不少人都对王明健的奉献精神表示由衷的钦佩。
在实验过程,处处都充满了风险,而王明健为了获取一手的实验数据,几乎每次都冲在最前面。
1959年的两次试爆中,王明健因为冲的太过靠前,因此被烧伤严重,身上几乎没有一块好肉。
但即便如此,他仍旧活跃在实验的第一线,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20年,王明健将自己的毕生之研究汇聚成册,交给女儿之后,才终于安心的闭上了双眼。
他的研究成果,让中国的科技发展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百度百科:王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