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一女子怀着前男友的孩子和丈夫举行婚礼。新婚夜,丈夫轻轻把女子抱在怀里说“怀孕了可要当心啊”,女子一听,直接捂脸大哭起来。 民国时期的著名作家萧红经历了一生的跌宕起伏与辛酸,虽然她才华横溢,文学成就显赫,但她的人生却充满了孤独与痛苦。从哈尔滨的地主家庭到南北漂泊,她用文字记录下了自己对命运的抗争和对生活的热爱。 萧红原名张廼莹,出生在哈尔滨的一个地主家庭。父亲是位传统的家长,严格管教她的学习与生活。虽然家庭条件优越,萧红的童年并未因此平顺。她的父亲曾试图限制她的教育,尤其在她小学毕业后,坚决反对她继续上学。最终,得到了祖父的支持,萧红才得以继续接受教育。 在这样的环境中,萧红的个性逐渐形成,尤其是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和对思想独立的渴望。哈尔滨这座充满外来文化的城市让她接触到大量的西方文学和艺术作品,这些无疑深深地影响了她的思想发展。 然而,萧红的家庭并不允许她有太多的自由。在她未满二十岁时,父亲便为她安排了一桩婚事。她的未婚夫汪恩甲,虽然家境不错,但却沉溺于抽大烟的恶习,这让萧红深感厌烦。她决心逃离这一切,选择与青梅竹马的表哥陆振舜私奔,去北平继续学业。这段突如其来的逃离,彻底激怒了她的父母,甚至一度让她被家人扫地出门。 在北平,萧红与陆振舜的生活并未如她所愿,经济困境和现实的压力让两人关系迅速破裂。陆振舜最终选择回归家庭,萧红独自一人面对生存的困境,生病和饥饿接踵而至。 在极度贫困和无助中,萧红的生活状况越来越糟糕。她依旧无法摆脱父亲的控制,最终她选择了向汪恩甲寻求帮助,虽然他们早已不再有感情。汪恩甲带她回到家乡后,事情却更为复杂。 汪家人觉得萧红的不忠行为让家门蒙羞,决定解除婚约。萧红无奈之下,将他们告上法庭,但最终败诉。萧红的生活依然充满了艰辛与压迫,不仅如此,她的父亲依旧把她软禁在乡下,不许她自由行动。 在一片困境中,萧红再次逃离了家乡,这次她在街头流浪,饥寒交迫。然而,正当她几乎绝望之时,她想起了曾为她提供帮助的《国际协报》主编裴馨园,并写了一封求助信。裴馨园随即派遣萧军前去看望她,萧军见到她时,被她的才华深深打动。 尽管自己也并非富裕,但他用自己微薄的生活费帮助萧红渡过难关。随着萧军的支持,萧红逐渐走出了困境,二人之间的情感也在苦难中悄然生长,最终他们结婚。 然而,萧红和萧军的婚后生活并未因婚姻而变得顺利,经济压力和生活艰辛依旧困扰着他们。两人时常为了生活琐事争执,尤其是在萧红名气逐渐增长之后,萧军的压力也随之增加。 与此同时,萧红的健康状况也逐渐恶化,她的病情让她的身体愈加虚弱。为了逃避现实的压力,萧红选择了离婚,而这一切的导火索竟是她怀上了萧军的孩子。萧红孤独无依,身体与心灵的双重痛苦让她几乎崩溃。 分开后的萧红,独自一人在武汉生活。她发现自己又有了身孕,内心更加煎熬。所幸的是,在武汉,萧红重逢了昔日的好友,端木蕻良。 端木为人谦和有礼,处处关照萧红的起居,却从不过问她的隐私。与萧军的粗鲁不同,端木赞赏萧红的文学才华,愿意向她学习。 这个男人很特别。他用真诚和尊重,轻轻走进了萧红封闭已久的内心。他不善言辞,却用实际行动为萧红排忧解难。他不仅仅爱萧红的才华,更在乎她这个人。这样的关怀和呵护,让萧红久旱逢甘霖。终于,萧红决定跟端木结婚。 婚礼如期举行。洞房花烛夜,端木轻轻把萧红拥入怀中,在她耳边呢喃:"怀孕了的人,一定要好好保重啊。"萧红听了,泪如泉涌。 这一刻,她所有的伤心往事,尽数化为泪水。从小缺失母爱,少女时期被父亲强行包办婚姻,私奔后又遭前男友抛弃,再到怀着身孕被渣男始乱终弃,等等等等,那些苦难一幕幕在眼前闪现。 但是这一次,萧红哭得并不悲伤。因为紧紧拥抱着她的,是一个真正疼惜她的男人。他怜惜她的身体,也理解她身上的伤疤。经历坎坷爱情的萧红,终于明白"爱"应该是什么模样。 一个爱你的男人,绝不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他会在乎你的感受,关注你的健康,他用点点滴滴的小事,去捧你在手心里。而那些轻易许诺却不肯付出行动的男人,到头来只会让你伤透心。 萧红人生的上半场,可谓悲惨至极。几经波折,她最终遇到了端木蕻良,在新婚夜卸下心防,哭出多年的委屈。往后余生,有端木的呵护,萧红再不用惶恐彷徨。她知道,自己不再孤单。 1941年,萧红因肺结核去世,享年仅31岁。尽管她的生命短暂,但她的文学才华却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她的作品如《呼兰河传》深刻地反映了她所生活的时代和她的个人经历,展示了她对命运不屈不挠的抗争。
“知人知面不知心!”2024年湖北,一女子在临产前因琐事和丈夫吵架,丈夫摔门而去
【34评论】【3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