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南京一位79岁老地下工作者,在弥留之际嘱咐女儿:“无论如何,千万不要

如梦菲记 2025-03-28 14:32:22

1996年,南京一位79岁老地下工作者,在弥留之际嘱咐女儿:“无论如何,千万不要公开,当年和我联络的同志们的名单!”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6年,南京一位79岁的老人在病榻上,用微弱却坚定的声音对女儿说出了最后的嘱托:“无论如何,千万不要公开,当年和我联络的同志们的名单!”   这位老人名叫沈世猷,一生隐秘而伟大,他的遗言不仅是他个人信仰的写照,更是对那段波澜壮阔岁月中无数无名英雄的守护。   沈世猷1917年出生于安徽宿县,家境虽不显赫,却重视教育,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凭借努力于20岁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原本前途光明,可能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学者。   然而1937年“七七事变”的爆发改变了这一切,日军侵略的炮火震醒了这个年轻人的爱国之心,他毅然放下书本,决心投身抗战洪流,次年,他考入黄埔军校,从一名文弱书生蜕变为战场上的战士。   抗战期间,他随部队南征北战,立下战功,胜利后被任命为国民党国防部中校参谋,然而,在南京的所见所闻却让他心生疑虑,国民党内部的腐败与无能,与他报国救民的初衷背道而驰,这为他日后的抉择埋下了种子。   在国民党内部任职期间,沈世猷表面上是年轻有为的军官,内心却充满矛盾,他常与黄埔同学聚会,畅谈时局,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   在这些交流中,他接触到共产主义思想,逐渐被其救国救民的理想所吸引,1947年,通过一位老同学的牵线,他秘密加入共产党,成为一名地下工作者。   此后,他的生活被一分为二:公开身份是国民党军官,暗地里却是为解放事业奔走的红色特工,同年,他与丁明俊结婚,丁明俊出身富裕家庭,父亲是爱国商人,她起初并不知丈夫的秘密。   直到南京地下联络点面临暴露风险,沈世猷决定将婚房作为新的交通站,才向妻子坦白,丁明俊听后毫不犹豫地表示支持,并迅速融入地下工作。   她的公开身份是“富家小姐”,平日里穿着旗袍出入上流场合,实则为组织传递情报,夫妻二人配合默契,化解了无数危机。   1949年,渡江战役成为国共斗争的关键一役,沈世猷的任务也随之升级,组织要求他获取从安庆到芜湖的国民党江防图,这份情报对解放军渡江至关重要。   当时,他在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担任参谋,凭着职务便利和个人努力,他找到机会接近负责此事的参谋胡健,一次,胡健外出巡查,沈世猷趁机进入其办公室,将江防图带回家中。   那一夜,他与丁明俊彻夜未眠,一个念一个抄,侄子丁良典在门外放风,确保安全,复制完成后,他将原图归还,丁明俊则抱着刚出生的女儿沈志红前往接头点,将情报顺利传递。   这份江防图为渡江战役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依据,而沈世猷的名字却无人知晓,战役期间,他还多次获取炮兵火力分布等机密,冒着生命危险传递出去,为解放军的推进扫清障碍。   南京解放后,沈世猷并未停下脚步,他选择前往上海继续潜伏,直到上海解放,才返回南京与家人团聚,新中国成立初期,他和丁明俊留在南京工作,过起了普通生活。   然而多年地下工作的紧张经历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患上了精神亢奋症,晚年时常失眠,精神状态每况愈下,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低调,从不向组织索取名利。   丁明俊晚年将沈世猷当年使用的公文包捐给渡江胜利纪念馆,这件国家一级文物无声地诉说着他的功绩,1996年,沈世猷病重去世,享年79岁。   临终前,他拉着女儿的手,反复叮嘱不要公开当年同志的名单,这份执念源于他对革命伙伴安全的牵挂,也源于他深知那段历史的复杂与敏感。   沈世猷的一生,是无数地下工作者缩影,他从热血青年走来,历经战火洗礼,在国民党内部潜伏多年,为解放事业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   他与丁明俊用智慧和勇气,完成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任务,却选择将功绩埋藏于历史深处,他的遗言,既是对个人信仰的坚守,也是对那段隐秘岁月的尊重。   他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显赫声名,但正是这份无私与忠诚,让他的故事穿越时光,依然震撼人心,沈世猷用一生证明,无名英雄的光辉,同样照亮了中国求存图强的道路。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长江网2024-5-12 《重温惊心动魄的渡江战役,网友:持续发扬革命到底精神》

0 阅读:129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