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道光帝想吃片儿汤,命内务府去做。内务府却说,要先盖一间厨房,花费75000两银子才能做出一碗片儿汤。 宫里的膳食虽然是山珍海味,但大多是规定好的,总有吃腻的时候,皇帝偶尔也想尝个新鲜口味。 这天,道光想吃一碗片儿汤,担心下人不会做,他还亲自告知了具体做法。内务府收到消息后,对道光说:皇上,要是按您说得那么做,就得花六万两银子盖一座厨房,再花一万五千两做维护费用。 一碗片儿汤要花费七万五千两,道光自然不舍得吃。于是,他告诉内务府:让太监去前门外买吧,那里有卖片儿汤的,才四十文一碗。 第二天,小太监去买时,才发现前门外所有的片儿汤店都关门了,道光也只好放弃了吃片儿汤。 道光心疼钱财,连一碗片儿汤都吃不上,而他也确实是崇尚节俭的皇帝。 裤子穿坏了,道光舍不得扔,就命人在上面缝上一块小圆步,时人称“打掌”,宫中也渐渐盛行此风。 一次,大臣曹文正进宫,不小心露出了裤子上的补丁。道光悄悄问他:“你打掌花多少钱?”曹文正回道:“三钱银子。” 道光长叹一声:“外面是真便宜啊,内务府说朕这打掌要花五两银子呢。”他又继续问:“鸡蛋多少钱?” 曹文正不敢乱说,回道:“臣一直有气病,从不吃鸡蛋,因而也不知道鸡蛋的价格。” 当时,一个鸡蛋大概三四个铜板,而内务府的采购价格是十两银子一个,也就是说,一斤鸡蛋要几十两银子。这也就怪不得,清代末朝的皇帝认为鸡蛋是很昂贵的东西。 其实,这都是内务府的手笔,为了从皇帝这个冤大头手中捞钱,他们什么都干得出来。不过“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内务府也有被皇帝抓住小辫子的时候。 有一次,上书房的门坏了,内务府建议换个门。咸丰却认为,只是门枢坏了而已,修缮一下即可,不必浪费财力换新门。 结果报账时,内务府声称修门花掉了五千两银子。 尽管咸丰不知物价几何,但只是小小的门枢,还不至于花费上千两银子。他立刻把负责人员叫过来,怒斥道:你们把朕当傻子吗?这五千两到底是怎么回事? 眼见皇帝怒气冲冲,内务府才改了口:是奴才们看错了数字,不是五千两,是五十两,是五十两! 这事,才算了结。 民间传唱道: “内务贪,太守肥,三千太监三千贼。 房新、树小、画不古,此人必在内务府。” 想来,皇帝也不是万能的,他握有天下重权,也难刹内务府贪婪之风。 衣服坏了,可以打掌;内里蛀虫滋生,就再无补上的可能了。
1880年,46岁的慈禧太后感觉肚子肿胀,还干呕嗜睡,贴身太监李莲英赶紧找御医来
【8评论】【4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