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孟小冬受杜月笙四太太姚玉兰邀请在她家住。一天深夜,姚玉兰出去后,进来的确是杜月笙。这个晚上,孟小冬成了杜月笙的女人。 1920年,杜月笙陪黄金去共舞台剧院看京剧。12岁的孟小冬的压轴戏《击鼓骂曹》赢来台下观众热烈的掌声。 孟小冬的唱功与扮相,让迷上京剧的杜月笙流连忘返。一落幕,他就迫不及待带着花篮赶到后台。 32岁的杜月笙已有家室,作为一个黑老大,无论如何都不至于在一个小姑娘面前失态。杜月笙竟然双手抱拳,谦卑鞠了一躬说:“孟姑娘,阿拉杜月笙这厢有礼了!” 见杜月笙一本正经的样子,孟小冬不由发出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孟小冬的笑声,让杜月笙一时不知要说些什么,赶紧把手中的花篮递给了她,孟小冬大方地接过了花篮。 让孟小冬想不到的是,兜兜转转半辈子后,最终她却与眼前这位年长20岁的男人,结成了夫妻。 此后,杜月笙成了孟小冬的忠实粉丝,只要有时间就去给孟小冬捧场。他认定这个小姑娘,日后一定能成为梨园名角。 一年后,孟小冬离开了上海。经过五年磨练,她成了坤角中响当当的须生。在北京演出,她以一出《四郎探母》一炮走红,名震京城,孟小冬就此在北京定居。 杜月笙得知后,带着两个亲信赶往北京。当天杜月笙就找到了孟小冬演出的戏院。 台上的孟小冬已今非昔比,与她同台演出的全是梅兰芳、余叔岩等京剧名家,戏院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看完演出,杜月笙没有直接去找孟小冬,而是悄悄跟在孟小冬后面,摸清了她住处。此后杜月笙每天看戏、跟踪。十多天后,他找了个日子,从头到脚打扮了一番,正式登门拜访孟小冬。 此时的杜月笙已经与黄金荣平起平坐。特别在五卅运动中,杜月笙积极支持工人运动,沉重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凭借威望他顺利当上上海法租界商会总联合会主 席,兼法租界纳税华人会总监。 杜月笙的造访,让孟家人不敢有怠慢,亲自到门口迎接。 近距离再次见到孟小冬,被惊艳到的杜月笙心慌意乱,不知该说些什么,只好与孟五爷拉家常。但杜月笙聊着聊着,就聊到孟小冬身上,把孟小冬一顿猛夸,一旁的孟小冬听得羞红了脸,不过小冬却很乐意听。 在杜月笙内心深处,他暗暗萌生一辈子守护她的愿望。只可惜,这时的孟小冬已心有所属,因同台搭档,孟小冬与梅兰芳惺惺相惜、互生爱慕之情。 以杜月笙当时的势力,只要他看中的女人,不管对方是否愿意,完全可以把她抢来,但孟小冬杜月笙并没有这么做。 孟梅二人在友人的牵线下最终走到了一起。这段婚姻却让孟小冬痛不欲生。 婚后,梅兰芳不让孟小冬登台表演,梅家也不认可孟小冬。结婚三年后,孟小冬第一次进梅家,给梅兰芳养母吊孝。结果,她当场被梅兰芳二太太赶出门,而梅兰芳自始至终没有帮她说过一句话! 接连的打击,让两人的婚姻走到了尽头,这也给了杜月笙第二次真正走近孟小冬的机会。 与梅兰芳的婚姻彻底失败后,孟小冬精神一度崩溃,水米不进,抱定必死的决心。 直到对她深表同情的名报记者沙大风跟她建议说:你与梅先生的婚姻世人都知道,既然已分手,就应该正式提出离婚,取得合法手续,来去清白,正大光明。不要草率从事,处于被动,留下话柄。 沙大风的话孟小冬听进去了,她去到上海,没有找沙大风推荐的律师,而是找到昔日结拜姐妹姚玉兰,请杜月笙出面处理这件事。毕竟请律师出面打官司,两人作为红极一时的名伶,肯定会闹得满城风雨,她也不想让梅兰芳难堪,毕竟她们曾经深爱过。 杜月笙出面,很顺利就解决了梅孟之间的争端。这件事情的圆满解决,让孟小冬得到了些许尊严,得到了些安慰。她对杜月笙也因此充满了好感与感激。 而在孟小冬的身上,杜月笙表现出只有在心爱女人面前,特有的细心和柔情。 一次孟小冬不舒服,杜月笙特派一艘小火轮,去北京接来一直给孟小冬看病的名医孔伯华。孔伯华检查发现孟小冬是冬令进补问题,给孟小冬开了个通气的小方子,很普通的一个小方子,把孟小冬的病给治好了。杜月笙高兴之余,抬手就送了十万大洋给孔伯华。 出手如此阔绰,关切如此细心,可见杜月笙对孟小冬的用心!面对杜月笙的真心付出,孟小冬不感动,肯定是假话!当孟小冬接到姚玉兰的邀请后,她没有反对,默认接受了杜月笙。 只是他们经过三十年漫长的爱情长征路,才终于走进婚姻的殿堂,成为名符其实的夫妻。这一年,杜月笙63岁,孟小冬43岁。 这个仪式对于他们而言,已经没有实际意义,只是向世人宣告,作为女人的冬皇,在不惑之年后,已经有了自己名正言顺的归宿。
1937年,孟小冬受杜月笙四太太姚玉兰邀请在她家住。一天深夜,姚玉兰出去后,进来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2025-04-02 14:31:52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