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毛主席乘飞机进北京。在机场的欢迎队伍中,他看到了一个十分熟悉的身影,冲上前紧紧握住这位妇女的双手,满含热泪地说道:“李坚真,你还活着啊。”这位李坚真到底是谁呢?
在广东丰顺的一个小山村里,一个年仅1岁的女婴被她的父亲卖给了一户人家,这个女婴名叫李见真,后来被人叫做"李坚真"。
在那个年代,把女儿卖作童养媳是常事,李坚真的父亲如此做只是为了维持一家人的温饱,可是谁能想到,这个命运多舛的小女孩,将来会成为中国革命的先锋,为新中国的诞生赴汤蹈火。
李坚真从记事起就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她光着脚丫在泥地里跳舞踩踏,看着其他孩子在田野嬉戏,她便只能默默继续劳作,晚上睡在破草席上,身上盖的是几块破布头,寒冷的冬夜里她常常翻来覆去难以入睡,可是这样的生活她并没有很大怨言,因为在她周围的孩子们都同样如此。
但李坚真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她内心深处有一股不平凡的力量,一种对更好生活的向往,有一天,一位慷慨陌生人出现在了村子里,他身着常人难见的整洁长衫,谈吐不同于那些穷苦农人,李坚真被他的出众吸引了,于是静静地靠近听他讲话。
这些话语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李坚真内心的黑暗角落,她痴痴地凝视着那人,仿佛见到了光明的指路人,自那以后,李坚真的人生轨迹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随着这声炽热的号召,一支支工农兵的游击队伍开始在祖国大地燎原,李坚真也加入了其中,开始向着革命的道路阔步前行。
在她所经历的种种战火硝烟中,最令人难忘的当属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作为一名女战士,李坚真时常要扛着沉重的担架,在泥泞的道路上跋涉。
她的脚上常年磨出厚厚的老茧,有时候脚上的伤口会溃烂化脓,可她从不喊苦喊累,更何况每当她想到战友们正在艰难作战时,立刻就感到自己的苦楚微不足道了。
红军在行军中时常遭到敌人的狙击和空袭,一次李坚真所在的担架队就遭到了轰炸,她毅然抛下担架,挺身而出指挥大家疏散,硝烟和炮火在她身边爆开,可她没有半点胆怯,当她发现一位重伤的战士无法撤离时,她立即冲上前将他背起,全力奔向掩体。
从长征到抗日战争,李坚真时刻面对生死考验,却从不退缩,即使当她得知心爱的丈夫邓振询阵亡的消息时,她也只是暗自流下了眼泪,旋即就重新投入到战斗中去,对她而言,革命理想胜过了一切。
1949年3月的北平,久经沧桑的革命之师展开凯旋,在欢迎队伍的簇拥下,毛泽东远远就看到了一位熟悉的身影,立刻走了过去,激动地紧紧握住了一位妇女的双手,高兴的表示:“李坚真,你还活着啊!”
原来是李坚真,在漫长的战争岁月里,李坚真曾有一段时期与组织失去联系,大家都以为她已经牺牲了,没想到如今她重新出现在了毛主席面前,毛主席当时喜极而泣。
对于毛主席来说,李坚真不仅是可亲可敬的同志,更是共同战斗过的知已,从井冈山的艰苦,到长征的顽强拼搏,再到抗日前线的英勇杀敌,毛主席见证了李坚真在一次次磨难中成长。
如今,这个曾经被卖为童养媳的贫苦女孩,已成为一位巾帼英雄,成为革命的精神偶像。
新中国成立后,李坚真一如既往地发扬着自己的"艰苦奋斗、不抛弃、不放弃"的革命品格,她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妇女工作干事、全国民主妇联副主席等要职,为新中国的妇女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从此,李坚真就像一座永不熄灭的战斗檀烛,在人民的心中燃烧,她兢兢业业、勤恳工作,决不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或亲属谋私利。
直至1992年,李坚真这盏战斗檀烛才在广州熄灭,享年86岁。但是她的光芒永远照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