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一个月前,楷楷幼儿园同学的妈妈联系我,说她是老师,想给自己的孩子补课,也邀请楷楷同去,大家有个学习的伴儿。楷楷非常高兴地接受了,此后每周六都去上一次课。
前天又是周六,楷楷上完课后告诉我,说他因为上一周和我一起外出,掉了一节课,老师问他愿不愿意在周日上午的时候再去一次,把这节课补上?
楷楷问我:“你说我补不补呢?”
我说:“我不知道啊,你想不想补?”
楷楷说:“我没想好,所以我当时没有给她肯定的答复,我说要和家里确认一下,然后再告诉她。”
楷楷说,他不想补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说好了,周日上午要去公园玩,他不想取消这个行程。但是这节要补的课,正好有一些他没弄懂的地方,他还是挺想上的。所以他有些犹豫不决。
我问:“那如果时间不冲突,你想不想补呢?”
楷楷说:“那我还是想补的,这节课对我还挺重要的。”
我对楷楷说,听起来现在是老师需要给他补一节课,他也挺想上这节课,只是时间不凑巧,那我们和老师商议,换个大家都方便的时间就可以了,楷楷表示同意。
我给老师发信息,说周日上午我们有事,下午有空,此后的一周也有空。老师说,那就改在周日下午三点上课。这下楷楷很高兴,说公园也能去了,课也能补了。
到了周日早上,楷楷刚起床,就皱着眉头来找我,说:“妈妈,我突然不想去补课了。”
我问:“又不想去了?是有什么原因吗?”
楷楷说:“我忘了我还得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呢,今天是放假最后一天,明天他们就该上学了。”
我问他,他就只是担心没有时间和小朋友们玩吗?还是对上课这事本身不愿意?
楷楷想了想说,就是觉得还想留时间和小朋友玩,课还是愿意上的,但公园他也想去,这三件事他都想做。
我说,昨天老师征求我们的意见时,我们选择更改时间,老师也同意了,现在再取消,有些不太合适。要不我们先试试,如果这一天能有时间和小朋友们玩,那也不影响上课,如果确实安排不过来,我会在中午之前和老师说明,取消课程。楷楷安心下来,说这样可以。
我们还是按照原计划,吃完早餐就去公园玩了,我们并没有赶时间,依然如往常一般,玩到尽兴再离开,到家时才11点。
楷楷说:“我现在就出去和小朋友玩,中午吃饭我再回来,吃完饭我再去玩,玩到两点半我再回来,看来不影响上课的。”
这个问题就这样解决了,楷楷很高兴,他骑着自行车去广场找朋友玩去了。
没一会儿,楷楷又回来了,他说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还是回家看书吧。
吃过饭,楷楷又一次出门,依然没有找到小朋友。他返回家,背上书包,对我们说,他准备骑车到处去玩,看着时间差不多就直接骑去上课,上课的地方稍有点远,此前都是老公开车送楷楷去的。
老公说:“你想自己骑车去上课,没有问题,但是你背着个书包怎么玩?你还是把书包放家里,到时间差不多时,你再回来拿。”
楷楷说:“书包又不重,不影响,我不想再回来拿。”
老公继续劝说:“不重也碍事啊,你就把书包放家里,到时候我喊你。”
楷楷说:“我都决定了,你不用继续说了。”
就这样,找小朋友玩的计划又变成了自己骑车去上课,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楷楷还特别开心,特别期待,提前半小时就骑到了上课的地方。
有时候,当孩子面对“问题”时,可以给孩子留好退路,但也不用急着帮孩子马上处理,给他一些时间和空间,有些感受会慢慢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