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重庆一名女子在给母亲上坟时,正蹲着祭拜,墓碑却突然“砰”的一声倒下,直接砸到了她的左手,当场骨折。网友:可能是太久没去看母亲,老人家“发脾气”了! 3月31日那天,这位女士和丈夫一同来到陵园,为过世的母亲扫墓。 当她正蹲在墓碑前,烧着纸钱,默默寄托哀思时,丈夫正在一旁忙着把带来的鲜花插进母亲墓前的泥土里。 大概是陵园的土质比较坚硬,花枝一时难以插稳。为了让花束固定住,丈夫想找个借力的地方。他下意识地一手扶住了墓碑,另一手拿着花枝用力往下按。 或许是用力过猛,也可能是墓碑本身有些年头,总之他手扶的那块石碑竟然松动了,直直地朝着前方倒了下来。石碑正好砸向了蹲在碑前的妻子。 这一幕让妻子大惊失色,她本能地向旁边躲闪,情急之下没站稳,顺着墓地旁的斜坡滚了下去。待缓过神来,左臂已是钻心地疼。随后去医院检查,诊断结果是左手臂骨折。 原本是庄重肃穆的祭扫,却以受伤告终,这份意外让当事人心头很不是滋味。 她找到陵园管理方,希望对方能承担医药费和误工的损失。但陵园的回应却让她们难以接受。 管理方了解情况后认为,墓碑是在家属自己为了插花用力推扶之后才倒的,之前是好好立在那里的,因此责任不在陵园,拒绝了赔偿要求。 过程中甚至有人略带调侃地提起,会不会是逝者觉得太久没人来看望,“生气”了。 这件事也自然引发了议论。有人觉得,墓碑立在户外风吹雨淋,时间长了本身就可能存在松动或不稳固的问题,陵园作为管理者,对设施的日常维护和安全检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不过,也有不少人指出,家属祭扫时的行为是事故发生的直接诱因。强行在硬土里插花,甚至把墓碑当作支点来用力,这样的做法不仅不安全,也显得对逝者不够尊重。 毕竟墓地是逝者安息的场所,进行祭扫活动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安全,也要保持一份敬畏之心。 清明祭奠表达的是一份心意和思念。形式固然承载着情感,但安全和尊重应当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有评论感慨,与其在墓碑前如何“用力”表达,不如多想想亲人在世时,自己是否尽到了足够的孝心和陪伴。 这起不幸的意外给所有前往祭扫的人提了个醒:在表达哀思的同时,对周围的环境、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都应多一分审慎和留意。 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 重庆天天630---2025.4.3发布
三月底,重庆一名女子在给母亲上坟时,正蹲着祭拜,墓碑却突然“砰”的一声倒下,直接
住顶楼小邹
2025-04-09 10:46:29
0
阅读: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