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月28日,志愿军战士潘天炎因为生理需要去附近的草丛解决,回来后却意外发现阵地上空无一人,这时美军展开冲锋,在这个寒冷的朝鲜战场,19岁的潘天炎创造了一段战争传奇。 “班长,班长,你们在哪里啊,美国兵进攻了。” 揉着肚子从草丛中站起来的潘天炎察觉不对劲,空荡荡一片,就在他的背面,大规模美军正攀着山路朝着阵地冲锋。 一个人都没有,这仗怎么打,难道要让他潘天炎自己阻挡着庞大的敌军队伍吗,潘天炎的部队究竟去哪里了? 此前因为敌人的进攻太过凶猛,不少人都受了伤,必须去往另一个阵地休整,要不然存地存人,他们不光人存活不了多少,哪怕是阵地也要丢失,在上级的命令下整体转移,却漏了潘天炎这么个小伙子。 潘天炎为什么没有跟上大部队的步伐一同离去?因为早在潘天炎入伍之前,他的肠胃就不太顺,在进入志愿军之前,更是跟领导沟通了不少次才来到这个战场,但绝对不影响潘天炎的战斗力,此前潘天炎没有跟上大部队,就是因为肠胃问题去旁边解决,回来部队已经去往了其他的地方。 有时候战争的奇迹就是在绝境中产生的,为什么志愿军总是能够出现一些跟死神打交道的兵王,就是因为在绝境中打出了不该由人类造成的战机。 时间紧迫,潘天炎迟疑,他的目标只有一个,一人即阵地,人在阵地在,人死,也要给部队留有反应过来的时间。 潘天炎先是趴在阵地上观察, 发现敌人的进攻并不统一,并不是由一条直线冲过来,也不是整体的队伍,人与人之间相隔很远,这是为了躲避志愿军的密集火力打击,但此刻却给了潘天炎守下阵地的机会。 先是收集地上的枪械,1951年志愿军不怎么缺少普通的枪械,只是火炮坦克飞机等一些重型火力缺失的厉害,抄起枪,潘天炎此刻明白一个道理,最重要的就是迷惑敌人的感知,而不是追求最大伤亡率,点射固然效率高,但是很快就会让敌人分辨出来阵地有多少人。 潘天炎本就是一个爆破高手,玩起枪来更是得心应手,先是朝着最密集的敌人处倾斜火力,时不时的扔下几颗手雷,在必要的节点对美国兵展开打击。 一时之下,本就谨慎的美国兵踌躇不前,既担心潘天炎的火力打击到他们,又担心自己的退缩被长官发现,两方互相对抗。 此时的大部队一听到枪声就明白,阵地有美国人了,阻挡他们的就是小个子潘天炎,再加上已经休整好了部队,众人就翻山越岭支援潘天炎,希望潘天炎支撑住。 潘天炎的火力打击在一段时间有效,但很快子弹就给打光了,就连手上的炸弹也被扔的一干二净,他没有选择坐以待毙,而是选择给美国兵打起了游击战,在这处阵地待了这么长时间,潘天炎明白什么地方才是最好的伏击点。 流窜在坑道内,等到敌人跨过坑道的时候或是点射,或手雷,有效的阻挡了敌人的进攻,潘天炎不对自己生还抱有期望,但他没有辜负班长的期望,死守阵地。 数波交锋,美军无比艰难,但潘天炎的领导却带着战友支援了过来,当有号角声响起,潘天炎精神振奋,鼓起精神跟部队前后夹击,成功剿灭了敌军。 文字远远无法描述潘天炎面临的危险,也无法准确描述出潘天炎到底怎样守下了阵地,但他的战绩却实打实的展现在众人眼前,给众人带来极大的鼓舞。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潘天炎
1951年1月28日,志愿军战士潘天炎因为生理需要去附近的草丛解决,回来后却意外
幽梦入怀情亦真
2025-04-09 19:15:0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