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抗日名将的遗孀竟然被迫沿街乞讨,这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究竟是谁在这背后搞鬼?
叶亚华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是实属无奈。原先在大陆生活的叶亚华已经感觉自己也待不下去了,如果自己不尽快的离开,那么等待她的其实也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被枪毙。
难道叶亚华是犯了天怒人怨的大罪吗?其实当时叶亚华身上的罪名确实非常重,包含了五大罪。无论哪一条罪在当时都是绝对的死刑。首先第1点叶亚华的身份就是国民党军阀的小媳妇儿。
第二大罪是臭知识分子,因为叶亚华从四川大学毕业。第三大罪状是因为叶亚华的父亲是地主,而她身为地主的女儿自然是剥削人民的。第四罪是潜藏的国民党特务,第5是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渣余孽。
按照当时给叶亚华身上罗列的罪状,不立即执行死刑都说不过去,但是叶亚华的内心却不认罪,她的丈夫虽然确实是国民党,但是却不是剥削人民的国民党,而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奋勇作战,最后牺牲在战场上的抗战英雄王铭章。
提到王铭章的名字,自然和著名的台儿庄大捷联系在一起,当时台儿庄能够取得胜利,王铭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为王铭章带领部队防守藤县,负责阻击日本的后续增援部队。
战斗开始之后,双方打得就非常惨烈,因为战斗的双方都有战死的信念。王铭章之所以宁愿战死也不退缩,是因为他知道后方正在进行生死大战。这一战关乎我们整个国家的希望,关乎整个抗日战争的节奏。
在此之前,日本鬼子在我们国家内部几乎是横行无阻,很多人也因此陷入到了深深的绝望和悲观。认为我们面对日本规则没有任何的希望,毕竟无论是从科技还是军事装备,另一方面我们确实和日本有巨大的差距。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无疑是巨大的鼓舞,对于抗战有着重大的影响,也彻底破灭了日本鬼子所塑造的不败形象。不过牺牲在战场上的王铭章并没有看见后面的胜利,但是他依然知道自己只有坚持住,把敌人死死的焊在这里,才有可能迎来胜利。
而当时蒋介石给王铭章的命令也是死守。其实当时死守藤县也是有很多方案的,例如在藤县附近不断的阻击敌人的前进或者是在城外打游击这种方式都是可行的,但是王铭章却选择了最笨,伤亡率最高,但是却最有效的方法,死守藤县县城。
日本人也是拼了命的发起进攻战斗打了许久,日本人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但是依然没有突破,后面的战斗打得更加惨烈,日本人这时候已经彻底急眼了。因为援军如果过不去,台儿庄他们注定是要败的。
所以日本人这时候直接调来了飞机和大炮的支援,对藤县进行不间断的轰炸和炮击,战斗的伤亡非常惨烈。等炮击过后,日本人就发动总攻,但是中国军人却似乎并没有受到飞机大炮的影响,依然源源不断地冲出来阻击日本人前进。
在藤县县城外面双方战士的尸骨几乎已经铺满了,但无论是谁都是不可能退的,由于日军的攻势太过犀利,再加上日本的装备和兵力都要比王铭章强,最后城还是破了。
城破了却不意味着防守失败了,接下来就进入内部和日本鬼子打巷战,王铭章亲临乡镇的前线指挥战斗,最后不幸牺牲。王铭章牺牲之后,官兵们并没有因为指挥者的牺牲而溃败,反而激发出悍不畏死的气势向日本鬼子发动厮杀式的进攻。
用自己的生命继续阻击日本人的脚步,其实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有一大半的功劳都是王铭章和众多将士们用自己生命阻击敌人前进的脚步换来的,作为为国牺牲的优秀,将领王铭章的家属理应得到优待。
这一点其实不管是在国民党还是在我们这边,应当都是无差别的,但是抗战胜利之后,很多人却都忘了这一点。
作为王铭章的妻子,叶亚华的经历是让人寒心的。她在绝望之下才选择了偷偷的前往香港,后来又前往澳门,迫于生活的无奈,这才沿街乞讨。
这件事情迅速被媒体曝光,蒋介石了解情况后,安排了人员把叶亚华母子接去了台湾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