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香港金融保卫战,中国花费1400亿与犹太资本对轰,经过一番大战后,犹太资本血亏20亿,事后,他们从没想过自己会输的这么惨! 乔治·索罗斯,金融圈子里的大佬,出身匈牙利,后来跑去英国混迹金融市场。他最出名的招数就是“做空”货币,简单说就是借一堆钱,砸到市场上把汇率砸下去,等跌惨了再低价买回来还债,中间的差价就是他的利润。这招风险高得吓人,但索罗斯就是能抓住机会,屡屡得手。1992年,他搞崩了英镑,英国央行扛不住,他赚了20亿美金,直接名声大噪。后来又把墨西哥比索玩得稀烂,国家经济好几年没缓过来。到1997年,他已经横扫东南亚,泰国、印尼这些地方的货币跟股市全被他弄得一团糟,赚了几百亿。这家伙冷血得很,手法快准狠,圈里人管他叫“金融恶魔”,不是没道理。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成了国际关注的焦点。索罗斯看准了这个时机,觉得香港开放的经济和金融中心地位是个好下手的地方。他的算盘是:香港经济靠外资,港币跟美元挂钩,只要他大举抛售港币,就能压垮汇率,引发恐慌,然后趁乱捞一把。1997年底,他开始暗中屯了2000亿港币,准备放大招。1998年初,他先试水抛了40亿港币,看看市场啥反应。香港金融管理局立马出手,用美元储备把港币收回来,还把利率抬高,稳住了阵脚。索罗斯这第一拳没打出效果。 吃了小亏的索罗斯不甘心,1998年夏天,他卷土重来。这次他玩得更大,用杠杆把资金规模放大,还放出各种谣言搞乱市场。8月,他直接甩出1000亿港币,三天时间把恒生指数砸得稀烂,港币汇率也跌到谷底,整个香港金融市场像是被踩了一脚。这时,中国政府坐不住了。8月14日,人行宣布拿出1400亿美元外汇储备撑香港。这笔钱跟洪水一样冲进市场,香港金管局一边买港币,一边把隔夜拆借利率拉到280%,投机者的融资成本直接爆表。8月28日是高潮,港币汇率慢慢回升,恒生指数也止住跌势,索罗斯扛不住,撤了,亏了8亿美金。 这场仗还没完。索罗斯不信邪,又试了几次小规模进攻,但中国这边死守不退。到1998年底,他彻底放弃,算下来总共亏了20亿美金。香港这边虽然经济被折腾得不轻,但总算没崩盘。1999年,恒生指数开始回暖,市场信心一点点恢复。这场胜利不光保住了香港的金融地位,还让全世界看到中国护自家地盘的决心。索罗斯呢,事后灰头土脸,估计都没想到自己会栽这么大跟头。 这场香港金融保卫战,不是简单的钱和钱的较量,是国家意志跟投机资本的对轰。中国拿出1400亿美金,不是小数目,当时外汇储备也就那么点,能这么干,说明决心有多硬。反过来,索罗斯输了不只是钱,还有名声。他之前横扫全球,觉得自己无敌,结果在香港翻车,职业生涯也开始走下坡。2000年后,他慢慢退出量子基金,2011年干脆关了门,转去做慈善去了。据说2020年,他捐了320多亿美金,个人资产还有86亿,算得上富豪榜常客。但在香港这仗里,他输得彻底,事后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1997年的香港金融保卫战是个传奇。中国硬抗索罗斯,不光是救香港,也是给全世界一个信号:别随便来挑衅。香港金融市场后来稳住了,照样是全球金融中心之一。索罗斯这人呢,虽然输了,但也没彻底垮,他的故事还在慈善圈里接着写。不过这场仗留下的教训挺多:金融投机可以很狠,但碰上国家意志,也得掂量掂量。普通人看这场仗,可能觉得离自己远,但其实跟咱们生活息息相关,经济稳了,日子才能踏实。
1997年香港金融保卫战,中国花费1400亿与犹太资本对轰,经过一番大战后,犹太
爱吃凉历史
2025-04-10 18:52:26
0
阅读:477
用户10xxx70
倾一大国家之力打一个私人企业那肯定强几十倍
勤锐五金 回复 风雨独行 04-12 16:12
多看看实际新闻吧
风雨独行 回复 04-12 09:21
那丑国鬼动用全球之力来制裁华为呢?你怎么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