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3月,广西边防某团王营长的妻子程玲玲,经部队批准,在驻地小镇开了一家小

爱吃凉历史 2025-04-12 19:51:47

1976年3月,广西边防某团王营长的妻子程玲玲,经部队批准,在驻地小镇开了一家小饭馆。说是饭馆,其实也就是给过往之人下碗面条、炒个小菜之类的,仅有几张桌子罢了。时间一长,镇上的人都称她为“玲玲嫂子”。 1976年3月,广西边防某团驻地小镇上,王营长的妻子程玲玲经部队批准,开了一家小饭馆。这饭馆真不大,几张桌子,几把椅子,简简单单。说是饭馆,其实也就是给过路人、边防士兵下碗热面条,炒点家常小菜,填填肚子那种。程玲玲是广西本地人,家里条件不好,小时候跟着父母干农活,嫁给王营长后随军来了这小镇。王营长常年在边境站岗,工资不多,家里开销全靠她撑着。她就想着开个小饭馆,既能补贴家用,也能给镇上人、部队里的人提供点方便。 那会儿物资紧缺,饭馆的桌椅都是她从镇上东拼西凑来的,灶台用土坯垒,锅碗瓢盆也是旧的。她每天早早起来,揉面团、切菜、烧火,忙得脚不沾地。一碗面条成本低,卖得也便宜,加上她手艺不错,葱花一撒,热汤一端上来,香味儿飘出去老远。边防士兵训练完路过,闻着味儿就进来了,吃完一抹嘴,说声“嫂子手艺好”,就挺满足地走了。镇上赶集的人也常来,点碗粥或者炒粉,填饱肚子再赶路。时间一长,大家伙儿都习惯了,觉得这小饭馆就是小镇生活里离不开的一部分。 程玲玲人实诚,不爱多说话,但心眼儿好。饭馆赚的那点钱,她没全攥在手里,剩菜剩饭常打包送给镇上孤寡老人。有回邻居家小孩发烧,她半夜煮姜汤送过去,硬是熬到天亮。镇上人看在眼里,嘴上不说,心里都记着她的好。慢慢地,大家不叫她名字了,直接喊“玲玲嫂子”,听着就像一家人似的。她也不摆架子,每天系着围裙,忙里忙外,饭馆虽小,却总透着一股暖乎劲儿。 1976年夏天,小镇上有三个瘦得跟竹竿似的小少年,常在街头晃荡。他们衣裳破,裤子上泥点子不少,鞋子磨得露脚趾头,没人管,也没个正经家。有一天,他们溜达到饭馆门口,肚子饿得咕咕叫,没钱又不好意思开口,就试着问能不能赊碗面。程玲玲瞅了瞅他们,瘦得脸都凹进去了,没多问啥,点点头,端出三碗热面,上面还撒了点葱花。 从那天起,这仨小子就常来了。程玲玲没赶他们,也不催他们还账,但他们也不是白吃的主儿。最大的那个叫小明,扫地扫得可认真,灰尘扬起来他还拿袖子捂嘴。另一个叫小刚,爱擦桌子,擦完满头汗。最小的叫小强,手脚麻利,刷碗刷得叮当响,水溅身上也不吱声。程玲玲看他们干活卖力,饭菜就多盛点,碗里肉片比别人多几块。他们吃得满嘴油,偶尔咧嘴笑笑,也不说啥感谢的话,但那份心意彼此都明白。 日子久了,他们仨跟饭馆越来越熟。有一回下雨,他们弄了篮野菜来,有蕨菜有马齿苋,带着泥递给程玲玲。她洗干净炒了盘菜,端上来香喷喷的,他们吃得可欢了。后来,他们还学着干点手艺,小明学擀面皮,笨手笨脚擀得厚一块薄一块;小刚看她炒菜,试着翻锅差点烫着自己。几年下来,他们长高了点,衣服还是旧,但洗得干净。每天饭馆关门,他们帮着收拾完,就并肩走回镇上的破屋子,背影看着挺踏实。 1979年2月,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了,小镇一下子乱了套。炮声从边境传来,镇上的人都紧张。那时候,三个少年已经不是当年那副瘦巴巴的模样,个子高了,肩膀也宽了点。他们在饭馆听说了战争的事儿,第二天就跑去报名当支前民兵。走那天,他们穿着洗白的粗布衣,背着个小包,来饭馆跟程玲玲告别。她没多说啥,端出三碗热汤面,叮嘱他们小心点。他们吃完,碗叠得整整齐齐,鞠了个躬就走了。 战争打完,小镇慢慢平静下来,可这仨小子一直没回来。那年秋天,两个部队军官来饭馆,递给程玲玲一个信封,里头是1050块抚恤金和一封遗书。信上字歪歪扭扭,说他们是孤儿,战死了,嘱咐把钱给程玲玲还饭账,还说没给她丢脸。她攥着信,眼泪掉下来,纸上的字都模糊了。她没吭声,收好信,继续忙饭馆的事儿。 几天后,她拿着这1050块,走去镇上小学,捐给了学校。那天阴着天,她穿着旧棉袄,在校门口站了半天。之后,每年清明节和他们牺牲那天,她都带点饭菜去墓地,红烧肉、白米饭,搁在墓碑前,跟他们说说镇上的新鲜事儿。她不说啥煽情的话,就是拉家常似的,风吹过,她就慢慢走回去。 45年后,程玲玲75岁了,头发白了,走路得拄拐。王营长转业后留在小镇,守着家,也守着那三座墓。小饭馆还在开,门前多了块木牌,挂着三个少年的黑白照片,模样定格在年轻时候。每天早上,她还是点火做饭,炒菜的铲子声在镇上响着。饭馆墙上有裂缝,可那股温暖没变。镇上人说,这饭馆不只是个吃饭的地儿,更是三个少年的念想,也是程玲玲一辈子踏踏实实的心意。

1 阅读:16225

评论列表

一万年太久

一万年太久

69
2025-04-12 20:47

文笔不错

用户10xxx87 回复 04-13 11:46
算可以了

用户10xxx65 回复 04-13 23:20
这是真的现实生活,华丽的词语就俗了

用户89xxx06

用户89xxx06

33
2025-04-13 17:16

向自卫反击战牺牲的烈士们致敬 烈士们永存不朽 [祈祷][祈祷][祈祷] 向 玲玲妈妈致敬[祈祷]

用户11xxx99

用户11xxx99

28
2025-04-13 03:48

1976年,让你开小饭馆?小编,应该编成1986年,还有点张。

金中 回复 04-13 05:15
经过批准。

周立亭 回复 04-14 01:25
粮票哪里去搞?

用户14xxx34

用户14xxx34

26
2025-04-12 23:33

ai作文

一二三 回复 04-13 11:09
αⅰ无处不在,小便人工智障。鉴定完毕。

6072625 回复 04-13 22:57
ai咋地了?

竹海人家

竹海人家

12
2025-04-13 06:11

胡编乱造

以后

以后

12
2025-04-13 08:17

胡咧咧,支援民工怎么可能死那么多

用户10xxx76 回复 04-13 11:09
支前民工牺牲应该算是烈士吧?

888 回复 04-13 19:40
炮弹打过来哪分得清是支前民工还是正规部队的。再说,战争,肯定重点关注的是对方后勤。挨炸几率不比前线少。

唐五

唐五

9
2025-04-13 17:41

76年的时候应该不是私人开饭馆,而是招待所饭馆!!7~80年代后期百万大裁军前广西边境部队营区很大,有集镇,老百姓可以去营区赶集。

XJ

XJ

5
2025-04-13 15:58

编的还行,就是时间点不对。76年还没有改革没人敢批准你开私人饭店的。

伯爵

伯爵

4
2025-04-13 14:39

瞎扯,那时的随军家属都按排工作,最次的也在军人服务社上班。

买火柴的怪蜀黍 回复 04-13 15:44
团级干部才能随军,她老公是营长,按规定是不能随军的,她这个估计是属于投奔丈夫性质的,部队装作没看到,但也不能安置……

用户66xxx99 回复 买火柴的怪蜀黍 04-13 21:08
军龄12年或正营职干部家属可阻军。

167db

167db

3
2025-04-12 20:41

麻烦片名[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用户65xxx00

用户65xxx00

3
2025-04-13 12:30

故事编得很好,我都感动了。

用户10xxx77

用户10xxx77

3
2025-04-14 01:10

支前民兵,英雄人物。

会飞的鱼

会飞的鱼

2
2025-04-14 03:44

编得真好,可脱离了事实

YY

YY

2
2025-04-13 19:18

那时候米面都是凭票供应的,没有票有钱也难买到!

浪客剑心

浪客剑心

2
2025-04-13 16:40

广西嗦碗粉饱了

firefox110

firefox110

2
2025-04-13 19:50

真的假的啊?

周立亭

周立亭

2
2025-04-14 01:24

快手平台上有吗?有我就信

陆小权

陆小权

1
2025-04-13 21:58

写的好有人情味

晨曦

晨曦

1
2025-04-13 12:05

处处留伏笔,却没有一处反转,写作技巧还有待提高[滑稽笑]

弹指辉现

弹指辉现

1
2025-04-14 00:37

感动

用户69xxx40

用户69xxx40

1
2025-04-13 14:10

感动了[哭哭]

用户10xxx70

用户10xxx70

2025-04-13 06:58

有照片吗?

爱吃凉历史

爱吃凉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