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2年,马铎去赶考,却看见一女子尸体在路边暴晒,他于心不安,脱下长衫盖在女尸

从南谈历史啊 2025-04-11 11:11:01

1412年,马铎去赶考,却看见一女子尸体在路边暴晒,他于心不安,脱下长衫盖在女尸身上,掏出钱袋,买棺材将女尸安葬好。谁料,不久,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1412年,朝廷举行科举考试,一批儒生们整装待发,准备奔赴京城应试。其中一位45岁的马铎,是个出身寒微的穷书生。这一年,他终于在乡试中崭露头角,获得了参加殿试的资格。 行囊收拾妥当,马铎便要动身前往京城。左邻右舍知道他家境贫寒,便凑了一些盘缠给他做路费。马铎含泪告别了父母,便独自上路了。他雇不起马车,只能靠两条腿,日夜兼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马铎生怕错过了殿试日期,一刻也不敢耽搁。风餐露宿,饥一顿饱一顿,他用最快的速度赶路。 上京的路途遥远艰辛。这一日,马铎正走在一条偏僻的小路上。天色阴沉,路上行人稀少。突然,他瞥见路边横躺着一具女尸,衣不蔽体,面色惨白。马铎凑近一看,这具女尸似乎已经躺了好几天,开始腐烂发臭了。路过的行人见了这具尸体,都纷纷侧目,议论纷纷。 看到这一幕,马铎心里很不是滋味。虽然他自己也处境艰难,但见不得女子尸骨无存,就这么暴露在野外任人亵渎。想到此,马铎一咬牙,脱下自己的长衫,恭恭敬敬地盖在女尸身上。他环顾四周,想打听一下这位女子的身份,好通知她的亲属来收尸。 一打听之下,更让马铎大吃一惊。当地人指着不远处的一座坟包,那里的泥土被扒得乱七八糟。有人说这女尸恐怕是从坟里被盗墓贼挖出来的,如今尸骨无主,也没人管了。 马铎觉得自己虽寒酸,好歹活得有尊严,这位女子死后却连块像样的衣服遮体都没有。想到此,他从怀里掏出那一点盘缠,咬咬牙全给了出去,找人买了口薄棺材,把女尸殓了进去。马铎没时间亲自安葬,只能找棺材铺的老板帮忙一起下葬,才放心地继续赶路。 马铎的出生背景并不显赫,他的父亲年事已高时才得到了这个儿子,因此马铎的成长过程得到了特别的关注和培养。马铎的父亲深知文化的重要性,于是早早为他请来了家塾老师,开始了他的启蒙教育。在这个早期的学习阶段,马铎便表现出了过人的聪慧和刻苦精神。 马铎的母亲黄氏并未能在马铎成长过程中起到直接的教育作用,而是由马铎的嫡母许氏操持家务,负责马铎的日常照料。尽管如此,马铎的早期教育仍然依赖于家庭环境的熏陶,而在那个时代,子弟的教育往往是父母最为重视的事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马铎的学业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他被送到了当时名声赫赫的太常书院,这所书院位于今金峰镇的首台村,是许多才子聚集的地方。书院内的教学水平非常高,许多名师曾在此讲学。马铎的聪颖和刻苦使他在这里很快脱颖而出,学问上的成就也逐渐为他赢得了声誉。 父母相继去世,对马铎的打击十分巨大。没有了父母的支持,经济困境和生活的压力让马铎一度感到前途渺茫。在这种困境下,他甚至尝试过以卜算为生,试图以此维持生活。然而,困境并没有让马铎放弃对学问的追求。 他早年学识渊博,但进入科举的竞争异常激烈,马铎多次参加乡试、会试,屡屡未能如愿。直到永乐四年(1406年),马铎才通过了东溪精舍举办的乡试,并获得了参加更高级别考试的资格。 永乐九年(1411年),马铎终于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在一位名叫陈全的朋友帮助下,马铎凭借着自己的才学,顺利地进入了南京的乡试,并成功获得了进士身份。终于,马铎在四十六岁那年,经过多年艰苦奋斗,获得了状元的殊荣。这时的马铎,已经步入了人生的巅峰。 马铎的状元卷被当场称赞为气势磅礴、文采斐然,永乐帝朱棣也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马铎的文章中引经据典,辩理明晰,又充满了气度与深度,这让当时的皇帝十分欣赏,并决定给予他重要的职务。 作为状元,马铎的仕途开始得非常顺利。凭借出色的才学和人格魅力,马铎很快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进入了翰林院,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在翰林院,马铎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干,迅速得到了提升。永乐帝朱棣曾对辅政大学士杨士奇说过:“马铎可谓质实无二矣。” 此外,马铎也多次受到皇帝的亲自委任。在永乐帝两次巡幸北京时,马铎被命为太子留侍监国,负责照顾太子,显示了皇帝对他的极高信任。在他担任翰林学士、国子监祭酒等职务时,马铎始终保持着严谨的工作态度,并且为朝廷做出了诸多贡献。 马铎的传奇不仅仅在于他的学识和官职,还有一个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一日君”。根据传说,在一次南郊祭天的日子里,永乐帝朱棣因病未愈,无法亲自前往祭天。作为新科状元的马铎,被命穿上龙袍,代替皇帝进行祭天仪式。 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甚至福建省实验闽剧团也将这一故事搬上了舞台,成为了地方戏曲中的一部分。 至今,马铎故居的正门横额上仍然悬挂着一块金字匾,上面写着“状元及第 代驾郊天”几个大字。虽然原件已经在民国时期丢失,但这一复制品仍然成为人们缅怀马铎的象征。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马铎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七岁。 参考资料 “代驾效天一日君”——马铎.长乐新闻网.2012-12-10

0 阅读:0
从南谈历史啊

从南谈历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