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毛主席从苏联发回电报:海南岛作战计划推迟。谁料,韩先楚一意孤行要攻打海南岛,三番五次发紧急电报,更想不到,就是他的坚持,让我们今天可以随时去海南旅游。 你知道吗?1950年,毛主席远在苏联,发回电报要求推迟解放海南岛的计划,理由很充分:装备不足,风险太大。可偏偏有位将领不服,非要逆风而行,三番五次发电报求战,甚至不惜越级上书。这人是谁?他为啥这么执着?更没想到,他的坚持不仅改变了历史,还让我们今天能随时去海南晒太阳、吃海鲜。故事的真相到底如何?一起来看看吧! 说起韩先楚,得先聊聊他的来头。他1913年出生在湖北黄安,也就是现在的红安县。那地方穷得叮当响,他小时候放过牛、干过短工,吃尽了苦。1930年,17岁的他投身革命,加入红军,从此跟枪杆子结下了缘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他一路打过来,硬是把自己锤炼成了解放军的一把尖刀。到1949年,他已经当上了第40军军长,带着部队南下,准备收拾海南岛这块硬骨头。 1949年是个关键年份。新中国刚成立,解放军势如破竹,可渡海作战却接连翻车。先是金门岛失利,接着登步岛又吃了败仗,部队损失不小。这两场仗打下来,上上下下都捏了把汗。1950年2月,毛主席人在苏联,听到这些情况后,直接发回电报:海南岛作战计划推迟,等登陆艇到位再说。这决定听着挺靠谱,毕竟海上打仗不是闹着玩的,没船没炮,上去就是送人头。叶剑英主持会议,把时间定在了6月,大家都觉得稳妥。 可韩先楚不这么想。他盯着地图,眉头紧锁。海南岛扼守南海咽喉,战略位置太重要了。要是拖到6月,风向变了,敌军再加固防线,仗就更难打。4月正是海风顺的时候,错过这机会,得等到9月,那可真是夜长梦多。他心里合计着,不能等,必须现在动手。 韩先楚是个急性子,想干就干。他先以40军党委的名义给第四野战军司令部发了电报,请求批准作战。结果呢?没回音。上级态度很明确:推迟是定策,谁也别乱来。可他不死心,4月7日又发了第二封电报,这次用自己名字,直接发给15兵团、四野和中央军委,恳请立刻开打。他甚至越级建议,语气里透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儿。 这事儿传到林彪耳朵里,林彪琢磨了一下,转头向毛主席汇报。毛主席一听,觉得韩先楚说得也有道理。4月10日,中央军委改了主意,下令15兵团强渡琼州海峡。韩先楚这回算是赌对了。 作战命令下了,可麻烦还没完。挑首批登岛指挥员时,大家伙儿因为金门失利的阴影,低着头不吭声。韩先楚一看这架势,火气上来了,自己第一个站出来报名。这下子,士气提起来了,干部们也跟着报名,部队的劲头被他点燃了。 1950年4月16日,海南岛战役正式开打。韩先楚带着40军6个团,坐着400艘木帆船就上了。敌军火力猛,海浪也大,可40军硬是顶住了压力,一举突破敌阵。5月1日,海南岛全境解放,红旗插上了岛上的最高峰。这仗打得漂亮,不仅拿下了海南,还给解放军渡海作战攒下了宝贵经验。 这场胜利意义可不小。想想看,6月朝鲜战争就爆发了,美军舰队直接封锁台湾海峡。要是海南岛没解放,南方门户大开,后果多严重?毛主席听说战果,高兴得不得了,直夸韩先楚“有勇有谋”。这仗打得值! 海南岛解放后,韩先楚没闲着。抗美援朝一开打,他又上了前线。1951年1月,他指挥3个军突破“三八线”,拿下汉城,那是抗美援朝的一大亮点。1955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后来还被毛主席点名去福州军区坐镇。他这辈子打仗无数,晚年常笑着说:“对手不知道我的厉害。”1986年10月3日,他在北病逝,享年73岁。他的故事没那么多花里胡哨,但每一步都踏实得让人敬佩。
1950年,毛主席从苏联发回电报:海南岛作战计划推迟。谁料,韩先楚一意孤行要攻打
混沌于浮云
2025-04-11 19:16:51
0
阅读: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