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4年,一艘满载47名女童的英国轮船,平静地驶离了宁波港口。殊不知,这艘轮船

混沌于浮云 2025-04-12 23:17:37

1854年,一艘满载47名女童的英国轮船,平静地驶离了宁波港口。殊不知,这艘轮船底层暗室里,正开启着一场罪恶的“猪花”交易。 1854年的宁波港口,表面上是繁忙的贸易点,实际上却成了人口贩卖的温床。那年春末,一艘名叫“英格伍德号”的英国商船停靠在这里,船上载着47名幼女,年龄大多在五到八岁之间。这不是普通的航运,而是一场臭名昭著的“猪花”交易——清末时期,女孩被当作商品卖到海外,沦为奴隶或娼妓的现象,被称为“猪花”,因为她们被当成猪仔一样贱卖。这47个女孩,只是当时成千上万受害者中的一小部分。据史料统计,从1850年代到1870年代,清朝沿海被拐卖的女子超过6000人,宁波只是其中一个起点。 这场交易的根源,离不开清末国力衰弱的背景。鸦片战争后,列强用炮舰敲开了中国的大门,沿海城市成了他们掠夺资源的猎场。人口贩卖成了暴利生意,英国、美国等国的商船频繁参与其中。宁波作为通商口岸之一,自然逃不过这股罪恶潮流。而这些女孩,大多来自贫困农村,家里揭不开锅,父母被骗或被迫卖女求生,成了交易链条的起点。 这场交易背后,有几个绕不过的人物。先说英国船长詹姆斯·卡特尔,这家伙是个典型的利欲熏心之辈。他出身约克郡一个穷渔民家庭,从底层水手混到船长,靠的就是心狠手辣。他不把人命当回事,只盯着钱袋子鼓不鼓。1852年起,他开始跟一个叫“协义堂”的贩子团伙勾结,专门干这档子脏活。每次航行,他都能从卖女孩的利润里分到一大笔钱,足够他在英国过上阔绰日子。 再看“协义堂”的头目之一,李四。这是个宁波本地人,长得瘦巴巴,满脸麻子,心肠却黑得像锅底。他带着手下四处拐骗女孩,要么用“海外赚钱”的谎话哄骗穷人,要么直接半夜砸门抢人。他跟卡特尔的合作天衣无缝:李四负责“收货”,卡特尔负责“运货”,两人一拍即合,干起了这丧尽天良的买卖。据说“协义堂”在二十多年里拐了6000多人,李四和卡特尔不过是其中最显眼的两个黑手。 “英格伍德号”出发那天,47个女孩被塞进船底的暗舱。那地方又窄又矮,连直起身子都难,空气里满是霉味和臭气。她们被铁链锁着,挤成一团,吃的不过是发霉的面团和臭烘烘的咸鱼,喝的是锈味扑鼻的水。几天下来,舱里堆满了呕吐物和排泄物,跳蚤到处爬,女孩们的皮肤被咬得红肿溃烂。疾病像野火一样蔓延,有的孩子发高烧,有的直接倒下再没起来。 航程中,至少十几个女孩没能撑到终点。死掉的孩子被船员拖出去,直接扔进海里,连个名字都没留下。卡特尔压根不管这些,他只关心船能不能按时到港,货物能不能卖个好价钱。活着的那三十多个女孩,到达美国旧金山时已经瘦得皮包骨头,像一群小鬼似的,连站都站不稳。这一路的惨状,根本不是人能想象的。 船到旧金山,码头上一片喧嚣。买家们像赶集似的围上来,手里攥着钞票挑女孩。那些幸存的孩子被拖上岸,脚镣叮当作响,有的连眼睛都睁不开。大部分被卖进妓院,从此过上生不如死的日子,天天挨打受辱,连个喘息的机会都没有。少数被卖给劳工当老婆的,也不过是换了个地方受苦,干不完的活,吃不饱的饭,自由更是想都别想。 47个女孩里,没有一个能回到宁波。她们的家乡还在,可她们连自己的名字都保不住,彻底成了历史的灰尘。这场交易赚来的钱,装满了卡特尔和李四的口袋,却把无数家庭推向了绝望的深渊。 卡特尔靠着这笔血腥钱,在英国买了房子,过上了舒坦日子。直到1870年,他喝多了酒一命呜呼,死时52岁,连句悔恨的话都没留下。李四的下场倒惨点,1860年被宁波村民认出来,乡里人气不过,拿棍子把他活活打死。“协义堂”后来也散了,但这罪恶的链条并没有彻底断掉。 1870年代,一位日本学者在旧金山找到几个幸存者,记下了她们的证词,写成《猪花-被贩卖海外的妇女》,才让这段黑历史浮出水面。书里那些女孩的遭遇,看得人心里直发凉。这事告诉我们,国弱了,百姓就得遭殃。那时候没能力保护自己的人,今天想想都觉得憋屈。

0 阅读:180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