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阳不足,才是高血压的真正原因!用8味药解决患者的高血压后,我才发现:降压药就是一个彻底的谎言。 很多人认为,西医都治不好的高血压,都只是靠各种降压药来维持正常指标,中医怎么能治疗高血压呢? 我只能说,不是高血压不能治,而是如今的病症所牵扯的利益太多了。 你想一想,定期的检查,长期的用药,还有那些非必要的手术,哪一项不需要钱,这些积少成多的支出对于资本家来说,就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所以,如果一下就治好了,这些利益又从哪来呢? 我有一个朋友,现在已经定居国外,他曾经在药厂工作,给我讲过不少内情,我听完也只能唏嘘。多么讽刺! 想起门诊上有一位患者,高血压一直吃降压药控制,中途因为抗药性,药效变得很差,长远考虑,想寻求中医的帮助。 就诊时,患者自述 ,平时脑袋爱出汗,下肢常有畏寒之感,而且经常感到头重脚轻,有时候头晕头痛,胸闷心悸,小便多,夜尿频繁,嗓子干,睡眠不好,腰酸。 了解完患者的情况后,我拟方:熟地黄、山茱萸、怀牛膝、白芍、石决明、炙甘草、制附片、肉桂。 结果,患者连用两周以后,脑袋不出汗了,血压也下来了。 此时原方调整继续调治一个多月后,患者自觉不适几乎一扫而光,诸证悉平。随访两年,未曾复发。 为什么有这几味药呢? 关于这个患者的症候,属于中医肾阳不足的证。他经常畏寒,是身体里的阳气不足了,温煦失常造成的。而肾阳,乃一身阳气之本。加上患者尿频、腰部酸软等情况来看,患者此时就是肾阳不足。 那肾阳不足和高血压有哪些关系呢? 中医阴阳理论讲,阳气太弱,不宜被阴气所聚结,便会浮起。通俗点说,就是当肾阳不足时,下焦的阴寒之气就偏盛,就会驱逐本就虚少的阳气。 虚阳外浮,就会出现所谓的阳虚生热。这些热邪迫津外出,于是就出现了出汗的情况。 热邪在体内灼烧着血液,导致血热上壅,对血液形成了过分地推动,于是血压就高了。 所以说,此时想要解决问题,必须先解决肾阳不足的问题。 回头来看方子: 第一步,补肾阳。 用制附片、肉桂,滋补肾阳。阴阳护根,为了更好的地滋补肾阳,所以需要阴中求阳,来滋补肾精肾阴。这里用了熟地、山萸肉来滋补肾精肾阴。 第二步,引热下行。 牛膝、白芍、石决明,这些都是比较常用的清热,降压,引血下行的药,用来疏导热邪。 这样一来,肾阳充足,虚阳下潜,引火归元,不适症状就缓解了。 让人感到痛心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医前辈和同行们离开了岗位,放弃了中医事业。 这些人中,有的是因为年纪到了不得不退休的,有的是移民去了国外的,还有的是直接转行去做西医或者卖中药的。这是多么的可惜啊!
不愧是中医.....说话果然歹毒又直接🤣🤣
【5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