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2月,李宗仁下令:释放张学良和杨虎城。蒋介石为了不让李宗仁知道张学良的

佳说历纪 2025-04-14 03:01:30

1949年2月,李宗仁下令:释放张学良和杨虎城。蒋介石为了不让李宗仁知道张学良的幽禁地,就把张学良送到高雄寿山要塞躲藏起来。为了保密,蒋介石甚至不让一个宪兵跟随。 1949年2月,国共内战打得国民党焦头烂额,蒋介石刚在1月21日宣布下野,李宗仁接棒当了代理总统。那时候,国民党已经丢了大半个江山,李宗仁想着缓口气,争取点和平谈判的筹码。他琢磨着释放政治犯,尤其是张学良和杨虎城,能给共产党点信号,也能安抚国内盼和平的呼声。张学良是谁?西安事变的主角,1936年跟杨虎城一起扣了蒋介石,逼他抗日,结果自己却被蒋扣了十几年。杨虎城也因为这事儿在1937年被抓,一家老小都被关在重庆。 李宗仁这命令一下,报纸上都炸开了锅。《中央日报》啥的都报道了,民众也挺期待。可蒋介石那边坐不住了。他虽然下了野,但手里还攥着实权,军队、特务系统全是他的心腹。他一看李宗仁要放人,立马就急了。张学良在东北和华北的影响力,杨虎城在西北的号召力,这俩人要是放出来,蒋介石担心自己的老大地位不保。万一他们跟李宗仁联手,或者干脆倒向共产党,那国民党内部还不乱套了? 于是,蒋介石决定先下手为强。他偷偷安排人把张学良从原来的幽禁地转移走,目标是台湾高雄的寿山要塞。那地方是个军事要塞,靠山面海,地势险要,藏个人再合适不过。转移行动搞得神神秘秘,用的全是蒋介石最信得过的亲信。为了不漏风声,他特意下了死命令:一个宪兵都不许跟着。少了宪兵,知情的人就少,泄密的风险自然也小。张学良被送到寿山要塞后,住的地方简陋得很,外面岗哨密布,跟外界彻底断了联系。 蒋介石还不放心,光转移人不够,他还得堵住李宗仁的路。他通过军统下了密令,让各部门不许配合李宗仁的释放计划。军统头子毛人凤接到指示,马上布置任务,对外假装说要“核查身份”,其实暗地里加派人手盯着。张学良这边被藏得死死的,李宗仁压根儿不知道人跑哪儿去了。行政上,蒋的亲信也使劲拖后腿,文件不是锁抽屉就是退回去,理由五花八门,什么“程序不全”“还得请示”之类,愣是把释放令拖成了空头支票。 李宗仁这边呢,虽然顶着代理总统的名头,但实权跟蒋介石比差远了。他想推的事儿,只要蒋不点头,根本动不了。张学良被转移后,李宗仁的命令等于废纸一张。至于杨虎城,命运更惨。重庆那边,军统压根没打算放人。1949年9月,解放军逼近重庆,蒋介石干脆下了狠手,命令军统把杨虎城一家灭口。杨虎城和儿子、女儿还有秘书一家,就这么在重庆松林坡被杀了,尸体还被处理得干干净净。 张学良在寿山要塞的日子也不好过。地方偏僻,条件差,生活单调得要命。1949年后,国民党退到台湾,他的关押地换了好几次,但管得一直很严。直到1990年代,台湾当局扛不住压力,才慢慢松了绑。1991年,他终于能去美国探亲,后来干脆定居夏威夷,2001年去世,活了101岁。杨虎城却没这运气,早早没了命。 这事儿到最后,国民党还是没守住大陆,蒋介石带着残兵败将退到台湾。张学良熬了几十年软禁,杨虎城直接丢了命。俩人当年搞西安事变是为了啥?还不是想让国家少打内战,多抗日。可结果呢,一个被关到老,一个全家被害。这段历史看着真让人唏嘘,蒋介石为了保自己的位子,不惜下这种狠手,权力这东西有时候真能把人变得冷血。

0 阅读:73

猜你喜欢

佳说历纪

佳说历纪

每个人物都有温度, 每个故事都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