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佐玉少将1981年离休后,在太原干休所,带着身边工作人员,在自家院里养猪、种菜

崆峒古韵长 2025-04-14 12:21:57

李佐玉少将1981年离休后,在太原干休所,带着身边工作人员,在自家院里养猪、种菜。每逢建军节,便把肥猪送到基层连队。 李老将军总感叹院子太小,不够他种菜用。1983年,干脆回到了江西兴国老家麦鹅村。 太原干休所的菜畦太小,装不下老将军骨子里的泥腥味。他蹲在韭菜地里磨锄头,刀刃映出大青山骑兵冲锋的影子——当年策马踏碎日寇铁壁的将军,如今被半亩菜园困住了手脚。炊事班小战士偷摘了片白菜叶,他拎着菜刀追出三里地,刀锋劈开晨雾时分明还是砍马刀的气势。 麦鹅村的乡亲们记得,那年夏天老将军的解放鞋沾满黄泥,裤腿卷到膝盖,挨家挨户量宅基地。七十岁的人扛着测绘杆满山跑,风湿腿疼得打摆子也不歇脚。“修路?通电?”村支书叼着旱烟直摇头,“咱这山沟沟里祖祖辈辈点油灯......”老头儿掏出军功章往桌上一拍,红星勋章磕出火星子:“老子当年能用马刀劈开封锁线,还劈不开座石头山?” 真动起工来,老将军活像回到1942年打游击。白天蹲在爆破点啃冷馍,夜里裹着军大衣睡炸药箱。有次雷管哑火,他抄起铁锹就要往前冲,被后生们死死拽住。月光下那张沟壑纵横的脸涨得通红:“当年打摩天岭,老子拎着炸药包炸碉堡都没怂过!” 路修通那天,他摸着新铺的沥青路蹲在地上哭,泪水砸进路面洇出深色圆斑——这条路上淌着他借遍亲友的2000块钱,淌着太原干休所菜园里三十头肥猪的饲料钱。 最绝的是“免欠条”这出戏。看着乡亲们捧着血汗钱来还债,老将军摸出钢笔刷刷写“某某欠款全免”,签字力道透纸背,仿佛在签军令状。有老太太颤巍巍要下跪,他一把扶住,左脸的弹坑伤疤抽搐着:“当年打绥远,乡亲们把最后半碗小米塞给八路军,可写过欠条?” 满屋抽泣声里,他摸出珍藏的骑兵马刺,叮当声中混着沙哑的哼唱:“夜半三更哟盼天明......” 将军坟前的柑橘林今年又开花了,白花瓣落进新修的灌溉渠,随着清水流进每家每户。麦鹅村的老人们教孙子认字,总拿“免欠条”当教材——那张泛黄的纸片上,红星勋章的红晕渗进墨迹,老将军的名字力透三生。当我们在直播间抢购“助农水果”时,可曾想过真正的扶贫从来不是流量游戏,而是把血肉嵌进土地的承诺?

0 阅读:231
崆峒古韵长

崆峒古韵长

崆峒古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