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因会议机密被泄露,蒋介石大怒,让秘书长吴铁城彻查此事,沈安娜知道后,

平南 2025-04-14 13:57:26

1946年,因会议机密被泄露,蒋介石大怒,让秘书长吴铁城彻查此事,沈安娜知道后,主动去找吴铁城,说:“我有一个线索!”

1946年,蒋介石为了对付八路军和新四军,两次召开了秘密会议,商讨如何对付我军。

谁曾想,蒋介石还没有采取行动,各大报纸就争先报道他的阴谋,蒋介石看到报纸上的内容后,整个人都不好了,因为报纸上的内容,竟是他在会议上的讲话,但这些讲话,都属于会议机密。

如今,这些会议机密,不仅被泄露出去,还被刊登在了报纸上,给蒋介石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蒋介石的脾气本就不好,见舆论四起,且纷纷针对他,蒋介石气坏了,生气之余,蒋介石又有几分害怕,他担心以后的会议机密,都会泄露出去,到了那时,蒋介石对付我党的行动,就会变得透明。

这是蒋介石绝对无法接受的事情。

为了查清楚是谁把会议机密泄露出去,蒋介石叫来了秘书长吴铁城,让吴铁城彻查此事。

吴铁城接到任务后,就开始调查此事。

因为参与这次会议的军官很多,有好几十个,吴铁城调查起来,就比较费时间,而且一时之间,他也查不出什么结果。毕竟,这几十个国民党官员,大多不简单,要么自己强,要么有靠山,在没有任何线索的情况下,想查出什么,难度很大。

值得一提的是,参与这次会议的国民党官员,都被吴铁城调查了,但负责会议记录的沈安娜却没有。

而这次会议机密,其实就是沈安娜泄露出去的,因为沈安娜的真实身份,是一个地下党员,当沈安娜听说蒋介石要对付我党,肯定会记下会议内容,然后第一时间把会议的机密内容送给我党。

但问题是,吴铁城可不是上帝,他不可能站在上帝视角调查,所以他没有怀疑沈安娜,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沈安娜是国民党中执委的朱家骅推荐给蒋介石的,她有背景,吴铁城不敢轻易动她。

当然,现在蒋介石让吴铁城找出泄密者,有了蒋介石的命令,但凡吴铁城有点证据,都会去调查沈安娜。然而,沈安娜平时的日常生活很简单,她没有社交活动,除了上班,就是回家。

面对生活这么简单,又有靠山的沈安娜,吴铁城确实没有调查她的理由,就懒得调查沈安娜了。

沈安娜见吴铁城没有怀疑她,也没调查她,原本很庆幸,可当她和丈夫华明之说了此事后,华明之却认为,沈安娜应该去找吴铁城“说说情况”。

华明之原来是中央特科的情报人员。

华明之认为,吴铁城只是现在没有怀疑沈安娜,但只要他没有找到泄密者,就会一直调查下去,早晚会查到沈安娜身上。与其等吴铁城找上门,不如主动去找吴铁城,向他提供一些“线索”。

说着,华明之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沈安娜听了丈夫的想法后,眼睛一亮,接着就主动去找了吴铁城,对他说:“我有一个线索!”

正愁无法向蒋介石交差的吴铁城听了这话,十分激动地看向沈安娜,急道:“有什么线索,请说。”

沈安娜假装思索,从表情上看,似乎在回忆什么。

少许,沈安娜说:“那天开会,我闹了肚子,去了一趟厕所,出门的时候,有个《中央日报》的记者就站在门口,等我回来的时候,记者就不在了。”

听了这话,吴铁城有些失望,显然不认为这是什么有用的线索。这时,沈安娜又说了一句话:“我出门时,会议记录放在桌子上,没有带走,有没有可能,是这个记者趁我不在,偷看了会议记录?”

吴铁城认为,这个线索很有用,就说:“完全有可能,这次会议机密,十有八九就是这个记者泄露出去的,对了,你还记得这个记者长什么样子吗?”

沈安娜就模棱两可地说了记者的长相。

吴铁城根据沈安娜提供的线索,就把调查的重点放在了记者身上,经调查,当时蒋介石在召开会议的时候,中央通讯社有个记者很勤快,他频繁出入会议现场。吴铁城怀疑,这个记者为了哗众取宠,这才潜入会议现场,并把会议机密泄露出去。

这样,吴铁城就把注意力放在了记者身上,至于提供线索的沈安娜,则不在他的怀疑名单之中。

不过由于吴铁城掌握的线索有限,又没有什么实质性证据,且这个记者有靠山,所以泄露会议机密一事,最终就不了了之。事后,沈安娜继续担任蒋介石的会议记录员,期间,她给我党提供了很多机密情报,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49年,沈安娜结束潜伏,她在国民党内部潜伏了15年,在提供了大量机密情报之后,沈安娜还做到了全身而退,可以说是相当了不起的。

0 阅读:338

猜你喜欢

平南

平南

人笑比庭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