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枢是活跃在中国的苏联间谍,他多次向苏联透露我国的经济和军事机密,然而在被逮捕后,周总理却说他是有功之臣,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他的结局又如何呢? 1972年6月7日,新疆边防部门接到报案电话,一个牧民称他在额尔齐斯河附近放牧时发现了一个空罐头盒。 要知道当时发生的珍宝岛事件和铁列克提事件已经让中苏断绝了关系,因此对于苏联来说,随时能掌握中国的情报非常重要,而公安部也断定这一定是有苏联间谍出现了。 可什么线索也没有,到哪里去找这个苏联间谍呢? 好在当时全国上下紧密团结如铁板一块,因此当通告发到各城市后,当地公安部门便对车站、旅馆及企业等单位进行摸排和走访,从中搜寻可疑人员。 果然,沈阳公安就接到了某工厂保卫科的电话,说看到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找过他们领导,而他们领导在5年前曾资助一个叫李洪枢的人偷渡去了苏联。 公安人员立刻调出李洪枢的照片到工厂进行指认,在得到群众的确定后,他们立刻找到了那名干部,可惜干部告诉他们,李洪枢在短暂逗留后,早于2天前离开了。最终公安人员还是在黑龙江宁安县城找到了正在堂妹家做客的李洪枢,并将他逮捕。 虽然证据确凿,但李洪枢并不老实,他承认他是苏联间谍,但他为自己辩解称,偷渡去苏联是为探望兄嫂,而做间谍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苏联情报部门用兄嫂的性命威胁他,所以他是被逼无奈。 其实李洪枢偷渡到苏联投靠兄嫂,是因为他对分配的工作不满,毕竟他是吉林大学的高材生,结果被分到厂里当化验员,他当然不满意,所以他才冲动之下去了苏联。 苏联情报部门看上了李洪枢的聪明灵活,于是就对他进行了长达2年的间谍培训,直到他在情报技能方面合格后,苏联情报部门才派他回中国建立情报网及刺探情报,没想到他才回国就被因为罐头盒子暴露了身份。 起初,李洪枢还百般狡辩,甚至编造谎言来开脱罪行。其实李洪枢不知道,他的被抓已经惊动了中央,甚至就连周总理都在亲自过。 周总理建议策反李洪枢实行反间谍计划,意思是让李洪枢为苏联做间谍的同时,还能为中国套取苏联情报。 但想策反李洪枢并不容易,他非常反动,又认为自己必死无疑,所以对于公安人员的审问要不就一问三不知,要不就闭口不言,公安人员却并不气馁,反而一如既往地在生活上关心和照顾他,在思想上开导他。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洪枢的思想慢慢有了转变,甚至他还主动承认了罪行,并表示愿意配合实行反间谍计划。 由于李洪枢是秘密逮捕,苏联情报部门根本不知道,所以接下来在公安人员的帮助下,李洪枢不仅和苏联情报部门建立了联系,且还把公安人员提供的重要情报通过电台发给苏联情报部门。 除此外,为了让苏联情报部门看到李洪枢有自由活动,公安人员还带着李洪枢四下活动,他们甚至还冒着风险去了紧临苏联边境的甘南县城,为的就是帮助李洪枢得到苏联情报部门的信任。 功夫不负有心人,果然苏联情报部门联系上了李洪枢,并指使他到香山附近取走埋在地下的电台及1千元的活动经费。 这个进展让公安人员非常高兴,因为下一步就有机会消灭在中国刺探情报的苏联间谍了。可就在这时,李洪枢却逃走了。 好在李洪枢身无分文,又不敢在城市里出现,因此他白天藏在北京郊区,夜晚便到农民的地里偷地瓜充饥,结果被农民发现扭送到了当地派出所。 对于李洪枢的出逃,公安人员没有打骂他,而是帮他分析了他所处的环境和情况,并告诉他如果不戴罪立功,势必就失去唯一自救的机会。 这时李洪枢也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于是他开始积极配合公安人员,除了继续和苏联联系并提供情报外,还提出要和在中国的苏联人员见面的要求。 此时李洪枢已经完全取得了苏联情报部门的信任,于是在1974年1月初,他得到了与苏联间谍接头的指令,而地点就是北京东郊西坝河桥下。 转眼就到了接头的日子,这天公安人员提前就悄悄封锁了西坝河一带,为了万无一失,公安人员还做了三层包围。 晚上9点半时,李洪枢等在了桥下,可并没有人来和他接头,就在李洪枢焦急不安时,突然一辆小轿车开了过来,随后从车上下来2个人,在与李洪枢对上暗号后,还不忘握了握手。 就在这时,四下的灯光突然亮如白昼,公安人员在控制了2名间谍后,又给车上的3名苏联人给戴上了手铐。后来他们才得知这5名苏联间谍都是苏联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再加上车上还放着密写工龄及伪造的边境能行证等,更加坐实了他们的间谍身份。 这次能诱捕5名苏联间谍,除了公安人员的努力外,李洪枢的功劳不小,所以周总理才说他功不可没,并且为了保护他,还为他更换了身份和名字,在北京给他安排了工作。 李洪枢后来结婚生子,生活很安定,他为此心生感激,表示是周总理给了他戴罪立功的机会,他才得以有了新的人生。
1964年,毛主席要跟苏联算领土账:“苏联占得地方太多了,我们曾提过让苏联把外蒙
【1评论】【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