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3月9日,中央军委调整总参谋部的领导班子,免去了张震的副总参谋长职务。 在1990年代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迎来了一段关键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重点在于实现军队现代化,特别是干部队伍的知识化和专业化,为应对未来可能的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做好准备。在这一背景下,张震在邓小平的指导下,承担了重要的角色,主导了一系列关键的人事变动和政策制定,以选拔和培养下一代军事领导人。 张震上任初期,邓小平对他寄予了厚望,强调必须在全军范围内选拔一批40至50岁的优秀人才,将他们放在关键岗位上进行培养和考核。邓小平的这一战略思想,明确了未来几年军队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为此,张震在军委的工作中,特别注重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希望通过系统的机制创新来实现这一目标。 在张震的推动下,1992年至1995年间,人民解放军进行了大规模的干部交流和调整,这是自1985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首先,张震主持了大军区领导班子的调整,将近20位大军区的正职领导进行了轮换。 他与军委副主席刘华清、总政治部主任于永波等高层领导,一一与各大单位领导进行深入交流,确保选拔出的干部不仅年轻有为,而且德才兼备。 到了1995年,人民解放军的总部和各大军区的领导层中,已经有了一批50岁左右的干部,这批人不仅带来了新鲜血液,也形成了更加合理的年龄梯次结构。 尽管张震当时年近八旬,面临种种身体和年龄的限制,但他依然坚持推动军队的革新和完善。他主张在适当的时机增补一些年轻的干部进入军委,以便更好地实现新老交替,确保军队领导的连续性和稳定性。1995年9月,在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张震的建议得到了认可,张万年和迟浩田被增补为军委副主席。 在一次对某省军区的视察中,张震询问了省军区的主要负责人是否常常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这种管理方式是他用来确保部队内部沟通顺畅和问题能被及时发现与解决的手段之一。然而,当他要求省军区的领导具体说明对方的不足时,两位官员却都支吾其词,未能直接回答。这让张震感到不满,他认为这种回避真实问题的态度是不可接受的,强调说话要真实,直接影响到军队的整体效能。 此外,在1997年的一个检查中,张震对驻港部队的“大渡河连”进行了视察。他通过询问连队的司务长一些生活细节问题,比如一个鸡蛋的重量,以此来检验官兵们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和知识。司务长能准确回答问题显示出他的生活经验和实用知识,这让张震表示满意。同时,张震也强调了鸡蛋的供应和烹饪方式,他规定士兵每天必须吃一个煮鸡蛋,目的是确保营养的同时防止资源的浪费和不正当利用。 1996年7月,新疆军区发生了严重的安全事故,14名官兵在准备迎接检查团期间因意外洪水淹亡。军区的初步汇报声称是自然灾害导致的不可抗力。然而,张震对此表示怀疑,因为他认为管理层可能存在疏忽。这促使他在9月亲自前往新疆,进行更深入的调查。调查结果揭示,事故是由于军区迎接上级检查时违规组织活动导致的。这一发现让张震大为光火,他强调这种违反纪律的行为对军队的伤害极大,最终军委对相关责任人作出了严肃处理。 在20世纪80年代,面对国家经济建设的迫切需求,中国军队被赋予了一个新的角色——参与生产经营活动。国务院与中央军委共同决定,允许军队在国家政策的允许范围内开展生产经营,以补充不足的军费。从1986年开始,军队的经营活动迅速展开,涉及种植、养殖、工矿、技术开发和服务业等多个领域,但明确禁止纯商业性活动。 军队的经营活动初期取得了显著成效,总产值和收益年均增长15%,五年内总收益翻倍。然而,随着经营范围的逐渐扩大,问题也日益显现。到1993年,全军已有上万个生产经营实体,从业人员超过80万。 张震在担任国防大学校长期间,深刻体会到军队经商的副作用。国防大学的留学生系曾尝试经营羊绒生意,却因此亏损数十万元,导致校内矛盾。此外,一次因经营纠纷,张震作为法人代表成为被告。 1992年1月,张震公开提出军队应专注本职,不应涉足经商。在随后的调查中,张震发现,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边远地区,家属工厂对于安置随军家属具有重要作用。他建议,出于稳定部队和安置家属的考虑,应保留这部分家属工厂。经过上报,全军最终保留了1800多个家属工厂。 1993年10月30日,《中央军委关于整顿改革军队生产经营的决定》正式发布。该决定规定,军队生产经营活动要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军以下作战部队不再从事经营性生产,现有企业归各军区、兵种统一管理。通过这一系列措施,至1994年底,军队生产经营的无序扩张得到有效遏制,超过60%的企业实现了集中管理。 1997年,83岁的张震在党的十五大上退休,结束了他68年的军旅生涯。在他的领导下,军队经商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确保了军队能更专注于其核心职责。
1985年3月9日,中央军委调整总参谋部的领导班子,免去了张震的副总参谋长职务。
品古观今呀
2025-04-16 11:10:19
0
阅读: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