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孙明顺出生在河北农村一个贫苦家庭,8岁就成了孤儿,靠乡亲们的接济勉强活下来,16岁那年,他瞒着所有人报名参军,成了一名边防战士。
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爆发,孙明顺所在的巡逻小队在海拔5000多米的喀喇昆仑山脉遭遇数倍于己的印军。
他跟着巡逻队在雪山里摸爬滚打,大腿被子弹穿了个窟窿,他愣是自己用刺刀挑出弹头,裹着破布又冲回战场。这场战斗让他获得了一等功勋章,也在他身上留下了17处伤疤。
退伍回乡后,孙明顺娶了媳妇,生了俩儿子,日子过得平淡却安稳,他从不跟人提战场上的事,每天扛着锄头下地干活,像普通农民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按说这该是安稳日子,可命运偏要跟他过不去,他的老伴儿走得早,大儿子又出了意外,只剩下小儿子和儿媳跟他同住。
起初一家三口倒也相安无事,直到小儿子外出打工,家里只剩孙明顺和儿媳大眼瞪小眼,农村里的婆媳矛盾本就常见,可这事儿却越闹越大。
有人说儿媳嫌弃他是个累赘,也有人传他脾气倔,跟儿媳顶嘴,总之,2018年冬天,孙明顺被赶出了家门。
老人没地方去,只能住进村头废弃的机井房,那地方常年渗水,墙上霉斑比人脸上的皱纹还多,白天他捡破烂换馒头,晚上就裹着破棉絮缩在角落。
村民看不过去,偶尔送碗热汤,可谁也不敢多管闲事,毕竟是人家家务事。
直到2020年春天,镇政府下乡核查优抚对象,才偶然发现这个蓬头垢面的老头竟是当年的战斗英雄,消息传开后,县里立刻派人送来了三十万补贴。
那天村口停满了小轿车,村干部敲锣打鼓把钱送到机井房,孙明顺蹲在门槛上,手指反复摩挲着红包,浑浊的眼睛突然就湿润了。
当天傍晚,他的儿子儿媳欢欢喜喜的来接他回家,然而,孙明顺却摆摆手,直接当着全村人的面宣布把钱捐国家,只给自己留下一小部分。
儿媳的脸涨得通红,想伸手去抢,却被老人一声断喝镇住:“这钱是国家给我的,该咋花我说了算!”
分钱的事儿在村里炸开了锅,有人夸孙明顺硬气,也有人说他傻,要是把钱攥在手里,何至于落到这步田地。
可老人心里透亮:“我这条命是国家给的,花这钱得对得起良心。”后来政府给他翻盖了新房,还按月发补助,他的日子这才总算安稳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