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一个穿着破烂的妇女,带着女儿到北京饭店,怯生生不敢说话,小女孩的一句

麻麻赖赖 2025-04-16 14:14:08

1950年,一个穿着破烂的妇女,带着女儿到北京饭店,怯生生不敢说话,小女孩的一句话却让在场人大吃一惊。 1950年初的北京,寒风凛冽。一对衣着朴素的母女缓缓走在长安街上,母亲身上的衣服已经打了好几个补丁,十多岁的女儿穿着一件明显不合身的旧棉袄。 一位身着军装的解放军战士注意到了这对母女。他大步走上前,先是向她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随后和善地询问她们的来意。 面对突如其来的问询,母亲显得有些慌乱,低着头不知该如何开口。倒是身旁的小女孩毫不怯场,清脆地说道:"我们是来找彭叔叔的!" "彭叔叔?"这个回答让战士一头雾水。北京饭店作为国家重要的接待场所,住着不少开会的领导,但这对看起来很是普通的母女要找的是谁? 母亲这时终于开了口,声音很是低沉:"同志,我们是来找彭副主席的。听说他这段时间在北京开会,就住在这里。" 战士闻言不由得多打量了几眼这对母女。这位"彭副主席"自然就是当时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彭德怀将军。 战士立刻将这一情况向上级汇报。不多时,就有人匆匆赶来,将这对母女领进了北京饭店。 当母女俩被带到彭德怀的房间时,这位威名赫赫的将军正在处理文件。看到门口站着的母女,彭德怀猛地站了起来,快步走到她们面前。 往日里总是一脸严肃的彭德怀,此刻眼中闪烁着泪光。他紧紧握住小女孩的手,又看看这位多年未见的故人遗孀,声音有些哽咽:"这些年,我一直在找你们。从胜利那天起,我就派人到处打听你们的消息。" 要讲述彭德怀和黄公略的革命友情,就要回到1916年的湖南。那一年,一个来自贫苦农民家庭的青年彭德怀和出身地主家庭的黄公略,都加入了湘军鲁涤平部当兵。 1921年的一件事,让这份友情更加牢固。当时担任连长的彭德怀得知一个恶霸地主欺压百姓的消息后,带人处置了这个恶霸。不料此事被人告发,彭德怀被捕入狱。 正是黄公略和李灿等人在彭德怀被押往长沙的路上,设法帮助他逃脱。随后,他们又多方奔走,为彭德怀寻找藏身之处,最终让他安全转移到了广东。 一年后,黄公略和李灿又给在老家务农的彭德怀写信,鼓励他去考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彭德怀起初有些犹豫,担心自己文化程度太低考不上。 黄公略亲自到乡下找到彭德怀,和他谈了整整一天。最终,在黄公略的帮助下,彭德怀不仅报了名,还在这时将自己的名字从"彭得华"改为了"彭德怀"。 这份革命友情在1928年经历了一次重大考验。当时,黄公略从黄埔军校毕业回到部队,担任"随营学校"校长。一次谈话中,因为对蒋介石的态度问题,两人差点反目。 黄公略被人用毛巾堵住嘴,差点遭到不测。幸好最后发现了他鞋跟里藏着的广东省委介绍信,才证明了他的真实身份。这件事后,黄公略提醒彭德怀在复杂的政治形势下要保持警惕,遇事要冷静。 同年7月,两人一起领导了震惊全国的平江起义。这次起义不仅是他们并肩作战的开始,也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奠定了基础。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黄公略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他率领的红六军很快就成为一支能与红四军、红五军媲美的主力部队。因其出色的表现,黄公略与朱德、毛泽东、彭德怀被并称为"朱毛彭黄"。 然而,战争总是残酷的。1931年9月15日,在第三次反"围剿"战争取得胜利后不久,年仅33岁的黄公略在转移途中不幸中弹牺牲。 1949年8月,湖南和平解放的消息传来。在北京参加会议的彭德怀立即想到了黄公略的妻子刘玉英和女儿黄岁新,他担心她们在战乱中遭遇不测。 经过多方打探和多次周折,工作人员终于在一个偏僻的乡村找到了刘玉英母女。临行前,刘玉英从菜地里挖出了两封信和一张黄公略的照片,这是她深藏多年的宝贝。 在朱德的安排下,刘玉英母女被安置在北戴河疗养院。这对饱经战乱之苦的母女,终于在新中国成立后有了安身之所。 1950年10月,即将奔赴抗美援朝战场的彭德怀,专门抽时间在北京饭店接见了刘玉英母女。得知彭德怀膝下无子,只有几个侄子侄女时,刘玉英提出让女儿认彭德怀为父。 彭德怀婉言谢绝了这个提议。他说黄公略就这一个女儿,不能让革命战友绝后,但他愿意把黄岁新当作"半个女儿"来照顾。 1954年,黄岁新考上了平原农学院。面对即将离开北京的现实,年轻的黄岁新一时难以接受,想请彭德怀帮忙调整学校。 正好朱德也在场,两位老革命家一起开导这个倔强的姑娘。朱德告诉她要服从组织安排,彭德怀则表示北京永远都是她的家,放假随时可以回来。 为了减轻黄岁新的生活负担,彭德怀还特意给了她40元钱。他叮嘱说国家还很困难,不要给组织添麻烦,有困难就来找他。 后来学校调整,黄岁新回到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继续学业。1957年,她又跟随王震到东北牡丹江农垦局实习,在祖国的建设事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0 阅读:93
麻麻赖赖

麻麻赖赖

麻麻赖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