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秦始皇采取分封制,大秦帝国是否可以持续八百年? 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废分封,设郡县,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奠定中华大一统的历史格局。 秦始皇以超越时代的格局和魄力,做出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跨越,其大业有益于千秋。由于自身的原因,最终导致自己的帝国二世而亡。
如果秦始皇没有一步到位推行郡县制,把皇子、赢氏皇族、开国功臣分封到全国各地,他的帝国可以迅速消化统一成果。 秦始皇可以如此分封: 扶苏为楚王,公子高为燕王,将闾为齐王,胡亥为赵王,子婴为秦王,蒙恬为北地王,王翦为韩王,章邯为魏王,李斯为蔡王,赵陀为南越王,等等。
分封的好处: 每个诸侯王到了自己的封地,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一定全力培养和提拔人才,镇压消灭项梁、张良等六国余孽。 六国失势贵族只会反对自己诸侯王,不会把矛盾焦点集中在大秦皇帝。 韩信、萧何这些出身不好的人,可以在各自诸侯王国找到自己的位置。 各诸侯王国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实行不同的制度。 北地王、赵王、韩王、魏王拱卫关中,咸阳就可以稳如泰山。 北地王蒙恬,可以抵御匈奴,保持北部边疆稳定。 扶苏的母亲可能是楚国人,以扶苏的威望和仁义,重用楚国贵族,完全可以稳定荆楚大地。 胡亥在赵国,赵高离开秦始皇了自己的故乡,安心辅佐胡亥就避免再作恶。 王翦家族在三晋大地,居中监控各国反叛力量。
大秦帝国经历几代皇帝,再逐渐施行削藩,经过百余年的过渡,建立大一统的郡县制帝国。